近一段时间,河南罗山县等地连续发生违规聚餐饮酒致人死亡事件。如果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这些事件,就会发现不正之风现象背后,或多或少都有“面子文化”在作祟。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这句俗语,道尽了面子在国人心中的分量。爱面子是人之常情,但是过度讲面子,难免心为物所役、行为名所累,产生极端行为。党员领导干部如果过度重视面子,攀比炫富崇“脸面”,追求风光讲“场面”,明哲保身重“情面”,信奉“面子文化”,后果更加不堪设想。比如在酒桌上,为“脸面”非高档酒不喝,讲“场面”要求下级众人陪同,重“情面”敬酒一个不落。崇尚“不喝不亲近、不醉不真诚”的交际文化,推崇“酒量”等于“能量”、“能喝”等于“能干”的“面子文化”,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严重败坏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
文化,可以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浸润人的情操,也可以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地侵蚀人的心灵。“面子文化”让节日文化、礼俗文化、交际文化变得庸俗、功利,侵蚀崇实尚俭、戒贪尚廉的新风正气,容易产生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和利益交换,是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产生的温床。回归文化本位,强化其正向作用,需要扬清与激浊并举,立明规矩、破潜规则,壮大主流价值、校正庸俗文化,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社会风气不断向善向好。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校正“面子文化”,要传承党的优良作风,特别是区别于“西安作风”的“延安作风”,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和政德建设,让党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光荣传统深入党员干部心灵,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反对和摒弃关系学、厚黑学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进一步端正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引领社风民风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