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时政新闻 / 正文

以好作风好形象创造新伟业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11 08:12 作者:黄越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传递出一以贯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鲜明信号。

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期任务。中国共产党自创立起,就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党在人民军队建设中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根据地建设中明确要求党员干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特别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整风运动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以党的优良作风造就了陕甘宁边区的“十个没有”,最终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下半年,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重点整顿干部作风。随后,“三反”运动全面开展,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加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中央在1983年到1987年开展了全面整党工作,着力解决党内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等举措,持续推动作风建设。

新时代党以作风建设破题迎接新的赶考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贯通历史与现实,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只有以更清醒的自觉、更坚定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推进党的自身建设,才能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全面从严治党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之后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党中央以整治“四风”为突破口,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党的纪律全面严起来,促使党员干部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好的作风带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创造新伟业需要作风建设新成效提供有力保障。行百里者半九十。必须清醒看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我们的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聚焦党的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实践,察民情、聚民智,通过调查研究,找准问题,提出举措,抓好落实,展现担当作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坚决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纠“四风”树新风并举,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温床,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着力强化督查检查,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不断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