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遇到一些改革攻坚难题时,年轻干部往往存在本领恐慌,其原因主要是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不足。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年轻干部要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敢于担当、善作善成,有效应对复杂形势、承担艰巨任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夯实理论功底,筑牢信念之基。理论联系实际,前提是学懂弄通理论、掌握思想真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推进。年轻干部要加强理论武装、强化理想信念,提升解决问题能力。一是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年轻干部要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做到前后贯通学、及时跟进学,在碰到改革发展的具体问题时,学会运用党的科学理论优化思想方法,解决思想困惑,检视自身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在不断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思想认识,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更好适应事业发展需要。二是精研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迭代日益加快,这对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年轻干部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下功夫,主动钻研业务,吃透政策法规,掌握行业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三是完善知识体系,拓宽视野格局。当今时代,很多问题往往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单一专业知识难以应对。年轻干部要积极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知识,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要培养战略思维和全局观念,站在全局高度思考问题,将局部问题置于整体中进行考量,增强战略眼光和驾驭全局的能力,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通过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格局,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
聚焦问题之靶,掌握调研之策。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是提高解决问题、破解难题能力的必经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年轻干部要想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就要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找准影响工作推进的问题症结,聚焦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使作出的决策真正符合实际情况、服务实际需要、贴近群众意愿。一是在深入基层中掌握真实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年轻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把工作抓到群众心坎上,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融入群众之中,与群众打成一片。主动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院落,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掌握真实、准确、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二是善于从现象中发现问题和规律所在。年轻干部不仅要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实际情况,更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要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找准问题症结,像放大镜一样,细致入微观察现象,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像显微镜一样,深入剖析现象背后的成因,探究问题本质;像望远镜一样,高瞻远瞩,预见事物发展趋势,及时发现潜在风险。要培养辩证思维,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找出问题的规律性,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在探索创新中增强调研实效。传统的调研方式往往侧重于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容易受到信息失真、表面现象的干扰。年轻干部要创新调研方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舆情监测,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情况;采用参与式、体验式调研,深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及时转化为政策措施、工作方案,推动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躬身实践之田,锤炼实干之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积极投身实践、勇于参与实战,是年轻干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推动改革攻坚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年轻干部要在实践中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勇于担苦,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越是条件艰苦、任务繁重的地方,往往越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最佳课堂。年轻干部要主动到基层去,到祖国、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艰苦的环境中淬炼自己,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浮躁、不攀比,静下心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勇于担难,在攻坚克难中实现创新突破。面对复杂问题和棘手矛盾,年轻干部要摒弃畏难情绪,敢于直面问题,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敢于啃硬骨头,不回避、不推诿,面对困难和挑战,要敢于亮剑,勇于拼搏,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攻坚克难。要善于总结规律,研究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学会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以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破解难题,推动工作取得新突破。勇于担重,在勇挑重担中练就过硬本领。重要岗位是年轻干部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舞台,也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地方。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应主动承担重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善于统筹协调,学会整合资源、分解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学会不断改进方法,优化策略,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勇于担险,在风险考验中涵养斗争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风险阻力是检验年轻干部能力和担当的试金石。面对风险考验,年轻干部要敢于挺身而出,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向一切风险挑战亮剑;提升见微知著的能力,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风险面前绝不动摇,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党和国家事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