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丹凤紧扣“围绕党建抓产业,抓好产业促发展”的思路,探索“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干在产业链、百姓富在产业链”,聚集调动整合各方资源,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推行“产业联合党委+”发展模式,通过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推动食用菌、天麻、水杂果、文旅康养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实现组织覆盖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形成“1+1>2”的聚合效应。商镇党委成立商山产业联合党委,推动周边5个村级党组织产业链跨村、资源聚合,一体推进乡村振兴。峦庄镇党委组建天麻产业发展联合党委,辐射带动全县6个镇(街道)11个村23个合作社,建成了全县最大的天麻种植特色产业小镇,同时发展天麻良种繁育、种植试验示范、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休闲观光等全产业链条,带动当地200余人在园区务工和学习产业技能,2500户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5500户农户种植天麻1万余亩。
精准选派有经验、善管理、有技术的党建指导员、技术人员,下沉至产业链,指导产业链党支部落实创新驱动政策,协调解决“卡脖子”问题。针对非公有制组织党务工作人才短缺的实际,结合县直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立足非公有制组织业务和党员志愿者兴趣特长实际,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有针对性地选派党建指导员,为全县非公有制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依托畜禽产业联合党委,立足行业和职能优势,把专业人才、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纳入畜牧科技服务团成员,定期开展涉牧法律法规、畜禽品种改良、养殖场生物安全、粪污资源化利用、兽药减量化、科学饲养管理等指导服务,有力有效提升全县养殖生产质量和水平。
以产业链发展带动百姓共同富裕,形成“文旅康养”“葡萄酒+旅游”“丹凤厨工”等多元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组织引领、产业筑基、群众共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龙驹寨镇街道资峪沟村党组织成立水杂果、中药材、花椒、西瓜4个特色产业党小组,将党员镶嵌在产业发展链上,立足农家乐、西瓜、冬枣三大传统产业品牌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品牌。2024年以来,发展冬枣50亩,育苗12亩,种植西瓜300亩,种植大红袍花椒1500多亩,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积累达73万元,带动20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竹林关镇推动将基层就业服务嵌入党组织阵地,定期发布招聘信息、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助力企业招工,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供稿:丹凤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