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 / 正文

马栏革命纪念馆 铭记苦难 镌刻辉煌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9-07-23 09:02 作者:陕报记者 张斌峰

  7月22日,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记者再走长征路”

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在马栏革命纪念馆采访。陕报记者 肖晓良摄

  7月22日下午,雨后的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山色青翠,水流淙淙,灿烂的阳光将马栏革命纪念馆渲染得一片金黄。

  马栏地处偏僻的山区,沟壑纵横。你也许很难相信,就是在这个地方,曾发生过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燃起过燎原的革命之火。

  在马栏革命纪念馆,参加“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们走访领袖旧居、瞻仰革命纪念碑、参观纪念馆,倾听工作人员讲述革命先烈克服困难、勇敢作战的故事,了解他们的丰功伟绩。

  孔孔旧窑记录着马栏曾经的艰苦岁月,块块碑刻镌刻着革命家的名字和足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在这里成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仁人志士奔赴延安和军需物资运往延安的主要驿站和红色通道。1941年7月至1949年4月,马栏是中共关中分委、中共关中地委和陕西省委等机关的所在地,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长期工作和战斗过。陕北公学、鲁迅师范、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先后在这里办学,为中国革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材。

  近年来,旬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马栏革命旧址开发保护工作,编制完善了《马栏革命旧址开发保护总体规划》,相继修复了中共陕西省委、关中地委旧址、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看花宫陕北公学旧址、红26军军部旧址、雷庄阳坡头革命旧址。其中,中共陕西省委、关中地委旧址位于马栏镇马栏村,现修复保护窑洞56孔。

  马栏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魏佰平告诉记者:“这些窑洞,是当年在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带领下,广大军民齐动手修建的,是留存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修复前,许多窑洞都坍塌了,修复难度较大。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采取各种办法努力修复,其目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恢复原状,让人们从这艰苦的环境中,感受革命先辈曾经的苦难和艰辛。”

  旬邑县多渠道挖掘考证有关史料,面向社会征集文物,先后编写了4份共9万多字的布展大纲和布展方案,相继完成了红26军战史陈列馆、阳坡头关中分区展馆、阳坡头新正县展馆、关中分区践行群众路线展览馆4个展馆的布展任务,并全部对外免费开放。

  目前,马栏革命旧址已经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均每年接待游客40余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左右。

  马栏革命纪念馆有关人士表示,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个辉煌的过往,振奋精神、阔步前进,让马栏这块红色沃土继续大放异彩。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