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挂职时间一般是1年或2年,挂职岗位大多数为副职,且负责的工作基本上是日常性的工作,压力不大。一些挂职干部认为自己只是一个“过客”,是“走读生”,不调研、不思考,因此工作不积极、不主动,缺乏创新,既不愿意深入工作去解决问题,也怕自己介入挂职单位工作太深而遭到其他领导的反感,于是就出现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一些挂职干部对于所分管工作只是例行公事,出席一些例行的活动,讲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明哲保身,做不得罪人的“老好人”,混得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成为了可有可无的“道具人”。
事实上,基层单位虽然确有对于挂职干部的“隔阂”偏见,但是绝大多数基层单位是希望挂职干部能够带来新的理念、新的做法、新的理论,希望能对中央或上级政策理解和运用得更好更有实效。尽管挂职时间短,挂职干部也应该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发挥挂职干部应有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