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和全国一道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要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新任务,抢抓重大战略机遇,敢于应对和战胜各种挑战,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在助力我省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作为。
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标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坐标。站在新发展阶段审视渭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更应清醒看到,渭南农业“大而不强”,工业添动能、转方式、调结构的进展不快,工业增长主要依托资源型及传统产业的存量企业拉动,冶金、能源和煤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偏大。可以说,欠发达的市情实际没有变,相对落后的客观现实没有变,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态势没有变。新发展阶段下的渭南必须以百倍的付出,爬坡过坎、奋勇向前,坚定不移地向着奋力谱写渭南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目标迈进。
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对于我们而言,要想牢牢掌握发展的“时度效”,就必须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正视历史积累的矛盾和问题,看清自身发展的差距和不足,摆脱思维上的惯性和束缚,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红绿灯”“指挥棒”,敢于与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和行为决裂,敢于与不合时宜的经验和套路决裂,越快越好、越彻底越好,不能有任何侥幸幻想、迟疑徘徊。我们要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个“根”和“魂”贯穿始终,瞄准人民群众所忧所急所盼,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让新发展理念成为体现为民宗旨、破解发展难题、兜牢安全底线的价值导引,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
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动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对于渭南而言,要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渭南560万人口的市场优势,使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充分发挥,主动对接扩大内需战略,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着力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等领域,扩投资促消费,释放内需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要积极主动开放,适应国内产业分工再调整,承接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产业项目,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动的体制机制,形成与国内大循环相适应的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要深度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和关中地区协同创新发展,持续加强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形成内外共融、东西互济的陕西东大门新格局,推动开放与合作相互促进、融入和融通相得益彰。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展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没有过硬的作风,没有勇担当、促超越的精神状态,就会萎靡不振,就会止步不前。我们要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毫不动摇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在正确的轨道上干事,用正确的方法干事。要按照省委“勤快严实精细廉”的要求,坚持以“三优化三提升”行动为抓手,实施“百企千项万人进渭南”活动,项目化、具体化推进“十项重点工作”,努力在“十四五”时期为把渭南打造成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生活富足、社会文明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市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