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专题链接 / 正文

我的妈妈是编辑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1-05-11 11:11

  我的妈妈是一名编辑,经常和文字打交道。我去过几次妈妈的办公室,她的办公桌上放满了写满汉字的纸张和书籍,我曾经不解地问她:“妈妈,你像工人叔叔、农民伯伯、解放军哥哥一样吗,编辑到底生产什么产品呢?”

  妈妈对我说,她的工作就像一根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

  有时一个上午,有时半个晚上,妈妈总是坐在书桌旁,面对着稿件,手里拿着一支红笔,不停地写呀画呀,杯子里的开水,经常变凉了也顾不上喝一口。 她神情专注、目光炯炯,在词汇里择佳,在文字间跳舞。那些错的字、病的句,缺少的标点,再细小的错误,都逃不过妈妈那双睿智的眼睛。很多叔叔阿姨的文章,经过妈妈的修改、加工、精雕细刻,最终在杂志上得以发表,让更多的人们阅读学习。

  妈妈还对我说,她的工作就像一个裁缝师傅,靠自己的劳动,美丽着别人,美化着世界。

  妈妈几乎没有完整的休息时间,周内在单位的办公室,周末在家里的书房,哪儿都堆满着她的工作用品和稿件,甚至出差时包里也不忘装着未修改完的文章。妈妈有时会拿着手里的稿件对我说:“这个叔叔的文章写得真棒,读来真过瘾;这个阿姨文章写得真好,有很多有创意的观点。可是他们的文章里还有少许语病,影响文章的整体阅读效果,就像一碗香喷喷的米饭,里面混着几粒沙子,影响饭菜的味道。妈妈就是把沙子捡出来,这样米饭就更好吃了。”妈妈说,经过修改加工的文章,就像是一位长得十分好看的孩子,再穿上一件漂亮的新衣服,这样,就更加美丽动人了。

  妈妈还经常告诉我,她通过自己的工作认识了全国各地很多从事编辑工作的叔叔阿姨,他们都和她从事着一样的工作,经过对文章、书稿的润色和加工,将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

  妈妈是一名文字工作者,是一篇篇文章的美容师,是一个理论研究成果的护花神,是社会的一颗螺丝钉,是一根永不熄灭的蜡烛。

  编辑群体所彰显出来的,正是崇尚文化的人文精神、服务读者的服务精神、“为人作嫁”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这让我想起了一首儿歌:“没有花儿香,没有树儿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没有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布天涯海角……

  我长大了,也要做一棵小草,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郁郁葱葱地生长,默默无闻地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螺丝钉。

  妈妈,我爱你!

(供稿: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校刊部)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