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专题链接 / 正文

用实干说话 靠专业立身

——徐田江先进事迹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9-19 09:58

徐田江,男,汉族,1981年7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员,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现任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战略和规划处处长。

webwxgetmsgimg (4).jpg

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重大事件前敢为“排头兵”

该同志在大学二年级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政治理想信念坚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并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多次被评为省发改委优秀共产党员、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2017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全省急需派遣一批高素质、懂项目、会规划的干部参与一线扶贫。该同志女儿当时尚未满周岁,但立即响应党组织号召,主动报名赴单位对口帮扶、也是秦巴山区最贫困的县之一——镇巴县驻村扶贫。驻村扶贫期间,经常深入贫困户家里和田间地头摸情况、体民情,与当地干部一起谋发展、促增收,积极推动林麝养殖基地、中药材基地等建设,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帮助制定《李家坪村产业发展规划》、《李家坪村脱贫攻坚规划》,为该村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作出了积极贡献。2018年7月,受各方面广泛关注的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启动,该同志被紧急抽调至省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工作。面对极为复杂局面,该同志不畏困难、奋勇向前,从梳理历史档案文件资料到摸排违建别墅底数,从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到跟踪督导违建别墅拆除,从违建别墅专项整治到举一反三、建立健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都做了大量深入而细致的工作。参与修编《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推动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了生态环境从破坏后被动发现到卫星图斑比对提早发现的转变,既提高了监管效率又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2021年12月,西安市发生新冠肺炎特大疫情,面对党组织号召积极投身基层抗疫、忘我工作,将五岁女儿和来西安看病的母亲交由妻子照顾,主动报名下沉社区参与一线抗疫;在疫情日趋严峻、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组进驻陕西后,该同志又全身心投入到雁塔区隔离酒店征调改造工作中,会同疾控中心专家、施工单位夜以继日勘察评估酒店,迅速掌握“三区两通道”改造标准,为当时疫情最为复杂的雁塔区及早实现社会面清零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疫情趋缓后,仅在一周时间内牵头起草制定了《关于支持西安市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加快经济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同时紧盯复工复产目标任务措施,定期调度、推动落实,有力支持了西安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复工复产,今年3月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给予充分肯定。2022年1月、4月分别被西安市莲湖区和省发改委授予“西安市疫情防控最美战斗员”、“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称号。

敬业乐业、勇于创新,在规划编制中争做“内行人”

发展规划工作涉及面广、编制政策理论水平要求高,该同志是经济学科班出身,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突出,工作期间始终勤学习、善思考、深调研,熟悉掌握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围绕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发表了多篇高质量工作论文、调研报告,多次获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优秀研究成果奖;另一方面坚持勤学苦练、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创造性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落实到战略谋划、政策制定各项具体工作中,成为全省发展规划领域的“行家里手”。近五年来先后牵头或参与制定《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关于支持杨凌示范区打造“三区三高地”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等30余项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多次参与起草省党代会报告、省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特别是在陕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中,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谋深谋准谋实”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及其他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分领域整理编印成册并反复学习、自觉对标对表,使规划成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与此同时,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先后30余次赴地市、企业、园区、项目建设一线调研座谈,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2021年初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以98%的高票率批准同意规划,创了历史新高。规划印发后,又牵头推动29项重要指标、近2000个重大项目、150多项重大工程落地实施,真正做到一手抓规划、一手抓落实。2021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召开“十四五”规划总结表彰会议,陕西规划获“创新创优奖”,并作为先进经验被予以宣传报道。

践行宗旨、竭心为民,在初心使命上勇当“践行者”

重大公共政策涉及利益主体较多,起草制定时受到的阻力往往较大。该同志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从实际出发,直面问题、担当作为、敢于斗争,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17年被陕西省委组织部评为“三项机制”工作典型。2016年,陕西省积极部署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降成本这个核心焦点难点问题,该同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仔细梳理全省高速公路货车收费、工业用电价格、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逐一与全国有关省市进行对比分析,从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出发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面对“被让利”相关方的掣肘阻挠,该同志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有理有据说明问题、解释政策,推动省政府印发了极具含金量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据测算这一文件出台每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约300亿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为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维护好国家生态安全,2018年该同志参与制定了《陕西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33个县区产业准入作出了细致规定。面对部分市县、企业上项目的冲动,该同志始终坚持原则、耐心解释沟通,有效阻止了一些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上马,维护了绝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西安、咸阳两市中心相距较近,一体化发展工作起步早,但由于体制机制不畅等历史和现实原因,工作推进缓慢,群众反映强烈。2021年初,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并将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作为委内牵头处室负责人,该同志认真履职尽责,坚持以人民发展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多次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牵头制定了《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进程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西咸新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等文件,推动西安市全面代管西咸新区、西咸新区全面回归国家级新区发展初心和使命。随着各项改革的稳步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两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