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肩负着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特色小城镇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近年来,聚焦群众所急所盼所想,着力在农房安全上守底线,在居住环境上促提升,在城乡融合上求突破,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连续四年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2017年、2018年在全国脱贫攻坚绩效评价中排名第三,2019年排名第二,2020年排名第一。2014年、2019年连续两届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陕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2021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连续11年被评为厅“优秀处室”。
践行初心使命,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坚持人民至上,全处党员干部每年一半时间下沉一线、走村入户,推动工作落细落实。脱贫攻坚期间,足迹遍布全省有危房改造任务的103个县区,覆盖926个镇和90%以上的行政村,累计入户48921户,直面群众农房诉求、直达现场解决难题、直接推动项目落地。在全国创新使用反馈农房安全问题二维码,畅通群众反馈问题渠道,每年协调解决千余件群众反映的问题。着眼于打造一支“村镇铁军”,不断强化处党支部建设,注重用好村镇红色资源,先后在南泥湾镇、照金镇、高塘镇、梁家河村、郝家桥村等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突出用功学、用情讲、用心看、用力做,深化党史教育效果。注重从实践中感悟初心,在靖边县东高峁村贫困户肖汉岐家炕头,在镇巴县紫坪村农房灾损现场,处党员共同感受脱贫攻坚精神和人民至上情怀,不断激发党员为民服务的自觉和平凡岗位的自信,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2017年至今连续五年被省直机关工委评为五星级党支部。
心系国之大者,牢牢把农房质量安全抓在手上
率先在全国创造农村危房改造“四清一责任”工作法。搭建民政、乡村振兴、住建部门大数据实时比对系统,组织市县镇三级村村过、户户查,现场印证排查全省各类农房613.35万户,实现“底数清”。制定全省危房鉴定标准和流程,处室人员包抓到市,夜以继日带领技术人员对全省146.04万户建档立卡户住房安全逐户检测,明确等级,实现“鉴定清”。编制省农村危房《加固技术指南》,组建质量安全专家团和建设行业帮扶团,脱贫攻坚期间累计改造建档立卡户危房14.69万户,实现“改造清”。全面压实县级质量管理责任,严控竣工验收程序,落实验收责任到人,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常态化督查暗访,实现“验收清”。建立层层负责、环节闭合、失责可追、全程可控的工作责任体系。我省危改成果被中宣部作为全国农村危房改造典范,在改革开放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上进行了展示。2021年以来,将住房安全保障对象拓展到所有农户,完成24.7万户经营性自建房排查整治,实施农房抗震改造2.79万户,改造后的农房经受住了自然灾害的考验,让农民群众住得更安心、更舒心。
情系美丽乡愁,始终把改善人居环境扛在肩上
率先搭建部省合作模式,推进陕西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集团共建乡村建设五大平台,大力培训乡村建设工匠,引导建筑师、设计师下乡,形成科地、校地、企地人才合作机制。组织编制“农民看的懂、工匠易操作”的村庄现状评价图、宜居建造设计图、竖向设计图和农房设计图集“三图一集”,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全省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3364个,110个示范点12033户农房参照《图集》进行建设。召开“村组会”、“院坝会”、“板凳会”听取农户意见,“个性化”制定设计方案,“贴身式”指导施工建造,“菜单式”方便农户选择,2021年建成宜居型示范农房2123户,陕西农房从“安居”向“优居”提升。创新“点面结合,天地一体”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率先在黄河流域和秦岭地区培育32个垃圾治理试点镇,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对农村生活垃圾堆放进行常态化监测,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自然村达到90%以上。突出“一村一韵”,打造有颜值、有内涵、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争取国家资金2.19亿保护国家级传统村落72个,争取1.5亿元专项资金实施渭南市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示范,遴选省级传统村落429个。2022年初,在全国住建工作会议上播放了我省农房和乡村建设工作专题片。
着眼共同富裕,持续把缩小城乡差距落在实处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重点在56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县和连片特困县布局了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带动全省小城镇竞相发展,有力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脱贫工作。35个重点示范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累计完成投资1198.39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大91.26平方公里,带动镇区人口增加80.75万人,创建4A级景区21个、3A级景区29个,年旅游人数突破5200万人次,安排脱贫群众入镇32万人、就业13万人,这些小城镇已成为县域经济副中心和区域旅游打卡地。我省小城镇建设经验多次在全国会议上进行交流,23个省份来陕考察学习,称我省小城镇建设为“城乡融合桥头堡、乡村振兴排头兵、脱贫攻坚助力器、人居环境新标杆”。2021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指导100个示范镇在巩固脱贫成果、促进生态文明、加强建设管理、优化乡村治理、推动共同富裕上走在前列,使农民群众就近发展生产,充分就业,稳定增收,享受和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2021年示范镇完成投资110.42亿元,镇区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加快推进、初见成效,对我省乡村全面振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