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十多年来,我们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实现重塑,取得徙木立信的良好效果。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如何,既要有定性测量,也需要定量测量。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18年3月新组建国家监委与中央纪委合署办公,此后发布主体改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自2013年以来每月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统计数据,成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定量测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2013年8月,为了及时准确掌握全国各地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中央纪委建立月报制度。该制度明确规定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规定上报每月查处的问题等相关数据,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统一汇总,经报中央纪委领导批准后对外发布月报数据。随后,月报制度将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企业等有关情况纳入统计范围,由此形成相对完备的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月报数据报送系统。2013年11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第一次向社会公开发布2013年9月全国各省区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据,包括不同级别被查处人员数量以及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方面问题具体情况数据。从此,每月月底向社会公开发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据的月报制度确立并长期坚持下来。
2013—2024年全国查处问题数、批评教育和处理人数、党纪政务处分人数
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历年发布的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统计数据可见贯彻落实取得的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查处“四风”力度不断向纵深推进。2013年9月公布查处级别为地厅、县处、乡科级,问题类型主要有“楼堂馆所违规”“公款大吃大
喝”“违反公务用车管理使用有关规定”“公款旅游”“公款出国(境)旅游”“大操大办婚丧喜庆”“其他”共七类行为。2013年11月公布查处级别扩大到省部级,覆盖从省部级到乡科级各个层级党员干部。2018年1月,公布查处级别进一步向下延伸扩大到乡科级及以下。2014年1月,查处问题类型增加“收送节礼”“违反工作纪律”两种类型,查处类型增加到9项。2015年1月,月报表统计指标将“违反工作纪律”从统计表中移除并交由地方纪检监察机关负责,新增“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将“公款大吃大喝”调整为“违规公款吃喝”,将“收送节礼”调整为“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其他”问题中新增“提供或接受超标准接待”“违规出入私人会所”“领导干部住房违规问题”并删去“庸懒散”,问题类型共计9项。2019年12月,月报表统计指标中的问题类型进行重大调整,第一次增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具体包括5个子项;将原统计表的9类问题整合归并为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的6个子项,将“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改为“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将“违规公款吃喝”改为“公款吃喝”,将“大办婚丧喜庆”改为“违规操办婚丧喜庆”,将“公款国内旅游”和“公款出国(境)旅游”合并修改为“公款旅游以及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旅游活动安排”,将“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楼堂馆所问题”归入“其他”问题。这次调整之后的统计指标表述更加规范,指向更明确,问题类型覆盖更全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数据越来越细,表明查处问题的力度在逐渐向纵深发展,以“四风”整治的成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第二,精准查治“四风”水平不断得以提升。在查处问题数量方面,自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至2024年12月,全国共查处问题1100859件。其中2013年4个月累计查处问题24521件,2014年全年查处问题53085件,2024年全年查处问题225275件。2024年查处问题数量大幅增加,是2014年查处问题数量的4.2倍。在处理人数方面,自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至2024年12月,共批评教育和处理1553842人、党纪政务处分1003080人。其中,2014年全年共批评教育和处理71748人、党纪政务处分23646人,2024年全年共批评教育和处理312907人、党纪政务处分221369人。2024年处理人数大幅增加,分别是2014年处理人数的约4.4倍、9.4倍。在执纪执法力度方面,党纪政务处分人数占批评教育和处理人数的比例自2013年至2016年呈现逐年增加趋势,2017年至2020年整体出现小幅下降,但随后又呈现出上升趋势,表明执纪执法力度呈现越往后越严的发展趋势。2024年全年查处问题数、批评教育和处理人员、党纪政务处分人数与2023年相应数据相比,整体上是2023年数据的2倍。2024年数据整体偏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原因是2024年开展党纪集中学习教育、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执纪执法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监督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总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十多年来统计数据的变化反映了党中央精准查治“四风”水平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得以提升。
第三,聚焦关键节点查治“四风”问题见成效。从2013年9月至2024年1月每月查处问题数量和被处理人数变化情况可见,在时间节点上每年6月、7月、11月、12月这四个月的数据值相比其他月份总体上偏高,特别是每年12月的数量长期居高不下。鉴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通常易发于节假日前夕以及查处相关问题存在一定滞后性,5月至7月之间对应“劳动节”“端午节”,10月至次年1月或2月之间对应“国庆节”“中秋节”“元旦”“春节”,以上月份成为每年查处问题数量和被处理人数相对偏高的时间节点。在易发高发问题类型上,比较集中体现为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特别是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比较突出。每年12月份一般为各地区各单位年终总结和部署来年工作安排的关键节点,在易发高发问题类型上,比较集中体现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特别是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问题比较突出。相比较而言,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受节假日的影响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更明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更多发生在岁末年初等时间节点。针对“四风”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以及关键节点易发高发的问题,我们紧盯重要节点、关注重点群体、查治突出问题,在查治“四风”问题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把握作风建设的规律性。
第四,防治“四风”隐形变异能力持续增强。随着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提升查治“四风”问题的水平,在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的强大压力下,一些积弊已久的老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但“四风”问题的隐形变异问题开始抬头。比如,有些地方“四风”问题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玩起“障眼法”、打起“游击战”;有的潜入地下、由明变暗,转到私人会所、企业食堂,躲到偏远的农家乐、周边的县市去吃吃喝喝,甚至跑到国境外去搞享乐奢靡;有的变换花样、改头换面,“不吃公款吃老板”“不吃本级吃下级”,甚至变着法子“吃空函”等。针对“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既要做到有效防范和提前预判,也要对顶风违纪行为严厉查处,绝不允许死灰复燃,更不允许旧弊未除、新弊又生。纪检监察队伍始终重视加强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廉洁建设,在履职尽责中不断增强正风肃纪反腐工作本领,练就“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斗争本领,炼就一双精准识别并查处隐形变异问题的“火眼金睛”。比如2024年,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顶风违纪行为,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严查“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级”等问题,对问题突出的地区、单位进行通报,深化整治违规建设、奢华装修楼堂馆所问题。严防隐形变异倾向,从严处理“快递送礼”、借培训考察等名义公款旅游等问题。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11.8万起,批评教育和处理15.7万人;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0.7万起,批评教育和处理15.6万人。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24年高达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表示肯定,充分证明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取得的显著成效,展现了新时代以来党群干群关系的持续改善。通过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有力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得到重点整治,中央八项规定日益成为党员干部心中的铁规矩、硬杠杠。
[解读专家:赵绪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廉政建设教研室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