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明,男,197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周至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赴周至挂职以来,实施精准帮扶“组合拳”,项目化推进产业扶贫,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实施猕猴桃等特色产业项目超50个,惠及贫困人口15800人;在太仓举办“周至周”等活动,引进13个项目落户,援建的社区工厂就近带动就业220余人。建成全省首家集就业培训、远程面试等业务为一体的太仓周至人力资源市场,搭建公共就业一体化信息平台,周至累计赴苏州就业3829人,其中贫困户532人。在太仓设立陕西农特产品太仓物流配送中心及专卖店,“陕货进苏”全面铺开,消费扶贫金额超千万元,惠及近千贫困户。
在周至,朱永明“名气”很大,群众都知道有个太仓来的朱县长经常帮他们跑资金、拉项目。
朱永明原是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镇长,2017年4月,他来到周至县挂任县委常委、副县长。
挂职以来,这里就成了朱永明的第二故乡。他创新扶贫协作模式,为周至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引资金、带技术,为贫困村基础设施短板找出路、跑项目,为贫困户就业送政策、搭平台。
他三年多坚持不懈的辛勤付出,太仓—周至扶贫协作结出累累硕果,成为全国脱贫攻坚战场中东西部协作的一个典型缩影。
新模式助推协作
刚到周至,为了解县情实际,朱永明一有空就到基层实地调研。三年多时间,他走遍了周至近三千平方公里的每一个乡镇、贫困村,田间地头、群众家中、村部镇办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地处周至西大门的青化镇青化村,生产路一直未能硬化,严重影响到村民猕猴桃、苗木销售和脱贫致富。朱永明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便积极到县上跑政策、跑资金,同时协调太仓市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化村结对,为青化村基础设施建设、群众就业、农副产品销售推波助澜。目前,青化村5条生产路已经全部硬化修通,群众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脱贫致富有了坚实基础。
周末,朱永明到陈河镇暗访督导脱贫攻坚。其中有个共兴村,山高路远不通车,他硬是在崎岖的山路上坚持步行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检查完工作就在农户家吃个“派饭”。
在掌握了周至县猕猴桃种植、特色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和薄弱环节的情况后,朱永明围绕产业提质增效、产品品牌建设,以“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模式,注入苏陕资金和太仓市财政资金支持撬动产业项目,改造建设2350亩猕猴桃种植面积,支持27个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直接带动1858户贫困户。
竹峪镇丹阳村是典型山区贫困村,为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联合周边7个村成立陕西首家联村党委。在朱永明的协调下,苏陕资金支持联村“红梅基地项目”,重点发展苗木种植、乡村旅游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保底分红等增收渠道,带动177户贫困户,人均收入增加到2018年的10904元。
同时,为加强周至工业发展,朱永明积极推动太仓市高新区友好帮扶周至县西高新集贤园、西部智能装备产业园,在周至西高新集贤园内共建“太周创新产业园”。
终于,在他的努力下,太仓市财政支持2000万元用于“区中园”项目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对接会,引进了天幕、迪美斯等9家东部企业落户园区。引进太仓工厂店入驻周至,浙江风机设备制造等三家企业在周至设立社区工厂,帮助贫困户105人就近就业。
兴市场交流人才
针对周至大量富余劳动力、贫困群众就业难的实际,朱永明开始在劳务协作方面想办法、出实招,创新提出建立“太仓周至人力资源市场”。
他与两地人社部门对接,很快促成集就业扶贫、劳务输出、就业培训、维权保障等项业务为一体的“太仓周至人力资源市场”揭牌投入使用。
太仓市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信息可以实时同步传送到周至,求职者扫描身份证就能认证登录系统,高效便捷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实现就业求职“零成本”、“未离家已定岗”。
在朱永明的积极推动下,两地开展跨区域劳务协作、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劳动力技能提升及创业培训等全方位合作。围绕劳动力输出和就近就业,举办春风行动、秋季攻坚、跨区域网络云市场等各类大型招聘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2万个。
截至目前,周至籍劳动力在苏州地区就业达382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32人。
为吸引更多的企业、客商关注周至、投资周至,朱永明积极牵线搭桥,在2018年国庆前夕,周至县在太仓市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太仓•周至周”活动,成功签约6个项目,资金达15.59亿元。
总投资2.5亿元、占地57亩的周至水街衣里工厂店,也是朱永明留给周至的一件“礼物”。这是太仓工厂店首次在景区开设,目标是成为西北最大的工厂店集群。通过开设工厂店,带动了周至就业,太仓给周至输出的不仅有货品,还有发达地区先进的管理运营模式。
舍小家心怀百姓
周至县有2.4万多名残疾群众,因残致贫、因残返贫成脱贫攻坚重点。
朱永明特别关心残疾人这个群体,帮助周至残疾人就业成了他推动劳务协作的一个重点。
周至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残疾人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是周至县一个重要的在建项目。2019年,项目大楼主体已经建成,但后续资金却跟不上了。
朱永明得知后,先后找到太仓市残联、太仓市发改委、太仓市政府,争取到1000万元资金,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周至县楼观九年制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秦岭山区,许多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孩子们学习生活既缺物资又缺关爱。朱永明利用回太仓探亲的时间,发动太仓市商会、企业、爱心组织向周至群众捐款捐物,开展各类公益扶贫活动。
到了周至,朱永明开始“偏心”,向娘家太仓求助。2017年,朱永明向太仓“要”了100万元,解决了马召镇纪联小学新建教学楼的难题;2018年,他再向太仓“要”了100万元,给周至购买了一辆消防车。
据统计,苏陕协作以来,太仓市社会各界向周至捐资捐物累计价值达1200万元。
朱永明在周至为群众尽心尽力,却把1400公里以外的家事一直耽搁着。儿子大学毕业,学校举行毕业典礼,邀请家长参加,而他无法到场;年逾古稀的岳父突发重病住进医院,他根本没有办法探望陪护,只能忙完一天的事情后,晚上打个电话。
“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能参与苏陕协作,我感到自豪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周至的经历,是我一生中宝贵的财富。”朱永明说。
近年来,朱永明还在推动“陕货进苏”,拓展周至农副产品销售渠道。2020年两地政府签订了《太仓•周至2020年度消费扶贫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完善消费扶贫工作机制,通过举办“周至农副产品展销会”,引导鼓励太仓企事业单位采购周至农特产品。
在他的努力下,周至村集体合作社、农产品企业逐渐在太仓打开市场。目前,太仓市、镇两级共开设5家陕西农特产品专营店,建立了全省首家陕西特色农产品太仓物流配送中心,太仓市商超、电商平台全面打通“陕货进苏”线上线下通道,累计向苏州太仓等地销售农副产品6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