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汉中市“打赢脱贫攻坚战 共圆全面小康梦”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洋县专场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洋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杜家才作脱贫攻坚主题发布,县委副书记郭华参加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洋县辖15个镇、3个办事处,总面积3206平方公里,总人口44.6万人。2017年全县核定贫困村110个、贫困人口16752户52305人。
杜家才说,2014年至2019年,洋县累计脱贫31190户104781人,11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3.2%降至2019年的0.79%。连续3年被汉中市委、市政府评为脱贫攻坚优秀县区,今年2月27日洋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洋县把产业扶贫作为长远之计,确定产业扶贫“5115”工程,即:立足打造“朱鹮·有机”品牌,着力发展有机稻米、蔬菜、果品、养殖、林特五大产业,扶优秦洋长生、朱鹮酒业、志建药业等10户有发展潜力的涉农龙头企业,带动1.5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基本形成了“米、果、菌、药、畜”五大产业协同发展的“1+5”产业扶贫格局。
依托洋县资源禀赋,加大财政奖补、拓宽招商引资,全力打通种养加、产供销等环节难题,壮大五大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16万亩优质米、16万亩精细蔬菜、15万亩优质水果、65万头生猪、25万亩中药材、30万架500万袋食用菌的产业规模,基本建成了五大产业带,全县1.5万户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
在做大做强“朱鹮”区域公用品牌和“洋县黑米”“洋县红米”“槐树关红薯”三个地标产品的同时,积极打造“朱鹮有机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推动优质特色农产品增值增收。2019年底,全县共发展有机生产企业30户,认证有机产品15大类81种14.3万亩,“朱鹮生态有机产品”品牌估价达93.57亿元,名列全国农业区域品牌百强榜。有机生产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
洋县推进有机产业和全域旅游相融共生,形成了“观蔡伦造纸”“游华阳景区”“赏秦岭四宝”“逛朱鹮梨园”“购有机产品”生态旅游产业链。独具地域特色的朱鹮黑谷酒、谢村黄酒、五彩米及其深加工食品、薯类、梨果、食用菌等有机产品已成为游客馈赠亲友的必备品。有机产业与生态旅游发展相得益彰。
在“5115”工程实施过程中,洋县坚持把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带贫益贫的关键举措,大力推行“新型经营主体+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目前,全县共有22个企业、8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家庭农场,通过劳务用工、入股分红、土地流转、托管代养、订单收购等方式参于产业扶贫,长期联结带动贫困户1.15万户3.36万人,年收入户均增长20%以上。
洋县组建了县级五大产业技术服务专家库,每个镇办配备一个服务团,每个村落实一名科技特派员,先后选拔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涉农人才、村级产业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等1000余名组成108支服务队,深入全县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开展帮扶指导。累计举办集中技术培训630场次,分散开展入户技术指导13.7万户次。通过开展技术帮扶,实现了贫困劳动力掌握1到2门就业技能,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