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立足新时代新征程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战略高度,高屋建瓴地阐明了党校“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重要讲话作为一篇引领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具有极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为办好党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坚守党校初心,发挥好为党育才的独特价值,是党校必须肩负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
坚持政治站位,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是践行党校初心的必然要求。”这是对党校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党校发挥为党育才独特价值必须回答好的重大课题。
一是要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聚焦党的中心任务,紧扣党之所需,做到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不移初心之志,不辱使命担当,在为推进党的新的伟大事业和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彰显党校独特价值,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二是要把坚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于党校办学的全过程。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条“生命线”。当好党的理论创新的积极宣讲者、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坚定维护者、用党的意识形态引导社会思潮的可靠排头兵,传播正能量、守住主阵地。
三是要增强系统观念、融合理念。统筹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专业化能力培训,使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专业化能力培训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促进教学、教育、教用相结合,把学知识、学做人、学本领融合在一起,通过培训使干部学员既净化灵魂、锤炼党性,又丰富知识、提升本领,避免教学、教育、教用相分离。
四是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练就做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硬功夫、真本领,紧密联系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生动实践,联系新时代伟大变革伟大成就的生动实践,联系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联系新时代党的伟大使命和任务,联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使党校教学既有理论的厚重感,又有强烈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明确功能定位,坚持质量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必须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上积极作为,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这就要求党校必须明确功能定位、坚持质量为本,牢记质量兴则党校兴,质量强则党校强,恪守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基本理念。
要构建适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党校教育培训教学体系。根据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专业化能力培训要求构建起科学、精准、有效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体系、管理体系和方法体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发挥党校作为领导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作用,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化能力培训,重点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和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不断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努力使为党育才的独特价值最大化。
要把课程师资作为关键。始终坚持“教学为主、师资为本、课程为王”,不断培育自身品牌,打造名师名课。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变化,适应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站在时代制高点,瞄准前沿性问题,使课程既富有前瞻性,又符合干部成长的规律和特点。
要增强问题意识,善于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具有释疑解惑的能力与本领,具有捍卫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政治素养和知识储备,具有批驳各种错误思潮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使教学内容与课程具有深刻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要增强统筹性,在提升教学内容和课程更新的快速反应能力上下功夫。要形成培训内容与课程更新的系统集成、一体推进机制,使需求调研、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资源运用、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师资配备形成有效联动,确保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最新重大决策部署、最新发展成果和最新实践资源及时、准确进课堂、进教材,走高质量发展的办学之路。
强化科研深度与广度,提升用学术讲政治能力
加强科研工作既是为党献策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必须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不断提升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与本领,切实把科研工作作为党校工作的重要抓手。
一是要加强对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要善于研究、思考、探索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所蕴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以深厚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学术素养讲深讲透讲活道理原理哲理,正确把握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的关系,不断提高授课的学理性,真正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
二是要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所培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挖掘研究与运用。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资源的挖掘研究与运用。坚持历史与现实相承接、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切实把丰富、鲜活的资源转化为党校教育培训的新课堂、新教材。
三是要加强培训需求调研。要深化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干部教育规律、党校教育培训规律,适应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适应干部队伍发生深刻变化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做到有的放矢,使党校教育能够更加符合组织需要和干部需求。
勇于开拓创新,耕好党校事业“责任田”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对于党校事业而言,必须把创新作为党校发挥为党育才独特价值的不竭动力。
要善于运用信息化技术。要善于守正创新,既有保持优良传统和做法的战略定力,又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运用现代化技术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呈现出课堂讲授、现场体验、案例教学、情景体验等多样态的教学培训形式,使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具有时代感和穿透力。
要以更加开放的眼界和思路谋划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探索完善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更加适应、与时代发展更加合拍、与干部需求更加紧密的开放式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使党校教育真正走进社会大课堂,上接天线、下铺地线,入脑入心、务实管用,发挥好作为塑造党的干部升华思想、锤炼党性,增强素质、提升能力的精神家园的主阵地作用。
要加强全链条的教学培训机制创新。党校地位和作用发挥,不仅需要党校有所作为,还需要干部管理部门、监督部门、主管单位等共同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健全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选拔、管理、监督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健全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与培训机构、干部所在单位之间的协调会商机制,健全和完善需求调研机制。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是坚守党校初心的根本指针,只要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遵循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党校就一定能够在发挥为党育才独特价值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中国延安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