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党校体系,专门教育培训干部,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正因如此,我们党历来重视党校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校事业发展,多次就党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办党校、办什么样的党校、怎样办党校的根本问题,并多次强调党校姓党。202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们党办党校的根本经验,也是推动党校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这一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党校不是一般的学校,而是党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核心是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因党而立,党校姓党是天经地义的要求。”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归根到底取决于能不能坚持好党校姓党、能不能把党校姓党贯穿党校工作始终。1933年,中共中央创办第一所中央党校——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明确提出党校的宗旨为“要培养无限忠诚于党、忠诚于工农大众的干部”。90年来,各级党校特别是中央党校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领导骨干,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姓党,首先要把党的旗帜亮出来,而且要让党的旗帜在各级党校上空高高飘扬。”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党校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自觉在党的新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精准定位,自觉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就是推动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理论素养的地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因此,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关键是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确保广大领导干部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对领导干部来说,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掌握得越牢靠,政治站位就越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就越强,观察时势、谋划发展、防范化解风险就越主动。”党性是广大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作为领导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党校承担着加强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职能。各级党校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四史”、革命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风廉政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推动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具体到当下的工作,各级党校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使广大领导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宣传党的主张,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必须掌握在忠于党、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因此,宣传党的主张,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党校的光荣使命和职责所在。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特别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以意识形态安全来维护政治安全尤为重要。鉴于自身的特殊重要地位,党校要带头发挥好自身优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旗帜鲜明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大张旗鼓宣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理直气壮批驳各种歪理邪说,坚决打赢意识形态领域阵地战和攻坚战。同时,把铁的纪律和规矩挺在最前面,以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和管理标准,规范教学、科研、咨政和宣传宣讲工作,决不允许在党校的讲坛、论坛、课堂以及宣传宣讲工作中出现任何与党的声音不一致的“杂音”和“噪音”,坚决杜绝打着党校旗号做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吹鼓手的现象,坚定不移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宣讲者、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坚定维护者、用党的意识形态引导社会思潮的可靠排头兵。
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充分彰显党校的独特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历史,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党校作为“不一般”学校的格外信任和独特价值定位。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简而言之,就是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在为党育才方面,党校必须紧扣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一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制定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干部教育培训方案,在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能力教育等方面用心用力增强干部教育的精准性,特别是要解决好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和“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等现实需要,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在为党献策方面,重点是聚焦“国之大者”、党之大计,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重大理论创新、社会广泛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等积极建言献策,贡献党校智慧,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全党办党校的政治担当,切实夯实各级党委办学治校的第一责任。党校是党创办的学校,党校建设得好不好、办学水平高不高,与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与否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坚持全党办党校,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以实际行动支持党校事业发展。”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党校工作,坚持党委办党校、党委管党校、党委建党校,把党校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安排,研究解决党校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帮助党校解决实际困难。《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各级党委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主体责任,明确了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各级党委特别是“一把手”务必把党校工作这个“分内事”放在心上,经常过问党校工作,到党校调研指导或与学员座谈,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用情用力耕耘好党校事业这份“责任田”。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新时代新征程上,各级党校要坚持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党校初心,传承党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群策群力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