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党课·理论 / 正文

把看家兴党强国本领学到手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23-06-07 10:17 作者:岑树田 付小平

  新时代新征程,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

  坚持历史思维观大势——

  要有历史眼光,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中加以谋划,把握方向、掌握主动、因势利导,更好地推动事业发展。

  一是观历史规律:总结经验,把握趋势,指引方向。要把党和国家事业放到人类历史长河中,遵循历史规律去观察、谋划。

  二是观历史演进:动态研判形势,顺势而为。要深刻把握世界发展潮流基本走势,坚持将研究对象置于较长的历史时期中冷静观察,在纷繁复杂、快速变化的态势中洞察其中蕴含的先机。

  三是观历史镜鉴:透析历史、反思历史、吸取经验教训。要头脑清醒、以史为鉴,用厚重的历史启迪后人、警示现实,从对历史趋势的把握中明确方向、指引未来。

  坚持战略思维谋大局——

  要把个体纳入整体中来考虑,把部分纳入全局中来考虑,统筹谋划涉及党和国家事业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

  一是谋长远:立足长远利益谋长远之策,加强前瞻性思考。要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

  二是谋整体:注重顶层设计,加强整体性推进,通过总体设计、整体推进,引领发展大局。

  三是谋全面:谋求各个方面发展,既要抓大又不能忽视事关大局的“小”。要坚持全面的和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处理问题,通盘考虑各种问题,统筹谋划各项事业,避免“单兵突进”。

  坚持辩证思维抓大事——

  要在矛盾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的认知中正确把握重大机遇,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一是抓机遇:细察质变量变,赢得发展主动。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机遇和挑战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危中有机、机中有危,克服了危即是机、错过了机就是危。

  二是抓关键:抓主要矛盾,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抓住能够带动全局的中心任务、关键部分。

  三是抓问题:抓重大难点,以问题导向实现战略突破。要增强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把重大难点和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

  坚持系统思维顾大体——

  要立足整体利益看问题、作决策,通过系统谋划、统筹兼顾来进行综合平衡、协同推进。

  一是顾全局:从整体出发,先综合,后分析,最后复归到更高阶段上新的综合。

  二是顾平衡: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比如,增强发展的平衡性,缩小区域、城乡和群体差距,处理好公平与效率、合作与竞争、开发与保护等重大关系。

  三是顾协同:注重统筹协调、协同联动。比如,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就充分体现了注重统筹协调、协同联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坚持创新思维助大力——

  要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实践创新。

  一是破除思维封闭:培育新理念,重视理念引领,坚持理论创新。

  二是破除思维定势: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强国战略。

  三是破除思维惯性:敢闯敢拼,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坚持法治思维求大治——

  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一是知法:尊崇法治,学法知法,“做学法的模范,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

  二是守法: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在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三是用法:厉行法治,依法办事,“做到谋划工作、制定政策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说话办事要运用法治方式”。

  坚持底线思维防大险——

  要客观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一是主动防:坚持居安思危,牢牢掌握风险防控主动权。要把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把主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二是系统防:坚持系统思考,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三是统筹防:坚持总揽全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要把国家安全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作者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