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党课·理论 / 正文

全球治理倡议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11 09:17 作者:吴晓丹

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世界各国安危与共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度,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提出的重大原创性思想观点。该倡议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贡献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为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战后国际秩序、重振真正的多边主义提供关键指引,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指明前进方向,把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1.全球治理倡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当今世界,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和迫切需要。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正当其时,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不断丰富发展的逻辑必然和历史必然。

  顺应历史大势,契合各国人民普遍愿望。全球治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需要各国通力合作。与此同时,百年变局纵深演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根本动力。全球南方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完善全球治理、纠正历史不公的紧迫性不断上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日益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命题。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顺应各国人民殷切期待,符合当今世界紧迫需求。

  因应现实挑战,破解全球治理赤字。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地区动荡频发、经济发展受阻、逆全球化抬头、规则法治缺位,治理赤字持续扩大与治理体系失能失效之间的矛盾空前上升。一是联合国等多边机构的权威性遭遇侵蚀。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未能得到有效遵守,个别大国“退群毁约”“撤资断供”,阻挠安理会决议通过,破坏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二是全球治理的有效性亟待提升。联合国运行效率、应急反应能力和工作透明度有待提高,多边机构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情况长期存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进展严重滞后,气候变化、数字鸿沟等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外空等新疆域治理缺位。三是全球南方代表性严重不足。有的国家为维护自身霸权和私利,长期阻碍联合国及其机构改革进程,致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世界银行股权等改革严重滞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未能充分体现。全球治理倡议直指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现象,具有很强的问题导向与现实针对性。

  坚持守正创新,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是要在坚持求同存异和践行多边主义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推动全球治理体系不断改革完善。一方面,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保障,以协调合作为基石的多边主义是解决全球问题的最佳方案。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联合国权威和核心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从未过时,反而更加重要。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另一方面,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全球治理倡议主张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目的是增强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的执行力、有效性,使之更符合变化的形势,更及时有效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好维护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

  秉持天下情怀,丰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纵览国际风云,秉持天下情怀,呼吁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人类的前途和未来指明了方向。全球治理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全球发展倡议聚焦推动国际发展合作,全球安全倡议着眼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全球文明倡议致力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全球治理倡议锚定全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原则和路径,四者各有侧重、并行不悖,分别从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共同组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支撑,展现出守正创新的大国气派、开放包容的宽广胸襟和立己达人的世界情怀。

2.全球治理倡议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全球治理倡议聚焦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这个时代课题,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路径,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在全球治理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性意义。

  以奉行主权平等为首要前提。主权平等是国与国规范彼此关系最重要的准则,也是包括联合国在内的所有国际机构、组织共同遵循的首要原则。主权平等,真谛在于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内政不容干涉,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都有权在全球治理进程中平等参与、平等决策、平等受益。坚持主权平等就是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系更多体现和反映大多数国家利益和诉求,提升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以遵守国际法治为根本保障。“法者,治之端也。”国际社会应按照各国共同达成的规则和共识来治理,而不能由一个或几个国家来发号施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遵循,也是国际秩序稳定的重要基石。违背这些国际社会共同制定、普遍公认的国际法则,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大国更应该带头做国际法治的倡导者和维护者,遵信守诺,不搞例外主义,不搞双重标准,也不能歪曲国际法,以法治之名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国际和平稳定。

  以践行多边主义为基本路径。全球治理是大家的事,关系每个国家的切身利益,要靠协调合作,而不能单边霸凌。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事务由大家一起商量,治理体系由大家一起建设,治理成果由大家一起分享,不能搞单边主义。在国际上搞“小圈子”“新冷战”,排斥、威胁、恐吓他人,动不动就搞脱钩、断供、制裁,人为造成相互隔离甚至隔绝,只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对抗。

  以倡导以人为本为价值取向。全球治理说到底,就是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共同建设一个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的世界。各国人民是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只有做到治理为了人民,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全球治理体系才能得到广泛支持并有效运作。为此,应通过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以促进共同发展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大获得感、以更好促进不同国家和群体共同利益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大幸福感、以更好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大安全感。

  以注重行动导向为重要原则。全球治理的活力源于实践,关键在行动,根本要看成效。全球治理各项议程紧密联系,需要加强系统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既要立足当前的紧迫性问题,也要着眼今后的长期性挑战,标本兼治,寻找可持续解决方案。各国要起而行之,做破解难题挑战的行动派。发达国家要切实履行责任,提供更多资源和公共产品;发展中国家也要自强,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总的看,全球治理倡议以五大理念为核心要义,是对“协和万邦”“和而不同”“天下为公”“民为贵”“知行合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对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等中国外交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这一倡议摒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理念,超越“西方中心主义”“文明优劣论”“种族优劣论”等旧思维,赋予中国传统天下观、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全新价值指引。

3.全球治理倡议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中国不仅是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者,更是推动完善全球治理的行动派,一直致力于把“路线图”转化为“施工图”,把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彰显出积极主动的历史担当。

  积极引领全球治理的改革方向。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前途命运,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关于全球治理的新理念,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提供了战略指引。10年前,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阐明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还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主张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倡导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系统阐述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安全观、文明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等,提供了把握全球治理重大问题、破解难题挑战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指南。全球治理倡议是新时代中国关于全球治理一系列理念的集大成,进一步体现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责任担当。

  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合作架构。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核心地位,支持联合国落实《未来契约》,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支持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有普遍代表性的专业性国际组织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对话与合作机制。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改革,扩大全球南方话语权和代表性。推动实现金砖国家历史性扩员,引领“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将上海合作组织打造为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等新型多边融资机构。

  全面参与全球治理国际合作。作为在和平和安全问题上纪录最好的大国,我国始终积极推进国际和平事业,“中国蓝盔”已经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力量,为世界和平点亮希望。探索并践行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在国际热点问题上秉持客观公正立场,推动政治解决,促成沙特和伊朗历史性和解,为柬泰和平解决边境争端发挥建设性作用。宣布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出“双碳”目标,推动达成并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建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国际法治领域创新,会同30多个国家建立国际调解院,为高效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新选择新途径。推动完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确保人工智能向善、造福全人类。

  “执大象,天下往。”全球治理倡议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必将凝聚起国际社会更广泛的共识,携手推进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共同开辟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作者:吴晓丹,系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综合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