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党课·理论 / 正文

提升领导干部数字化胜任能力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5-09-26 09:12 作者:邱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加速迭代创新,并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我国数字政府建设也进入持续深化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对政府履职的期望和要求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数字化变革背景下,培养造就一支数字意识强、具有数字化胜任能力的领导干部队伍,才能更好推动数字中国建设进程,积极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风险挑战,助力数字化成为提高政府治理效能的有效工具。

领导干部要培养数字思维。进入数字时代,无论是建设数字政府还是开展数字治理,人们认识、研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都深深植入了数字基因。数字化不仅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是一场思维革命。而思维方式升级、体制机制重塑是革命性的。数字思维能力是准确把握数字化本质,善于将数字化演进逻辑、数字化发展规律、数字化建设要求、数字化治理规范等运用于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培养领导干部良好的数字思维主要包括数感、数用和数智三个方面。数感就是对数字化敏锐的感知能力,要养成主动运用数字化思维去认知、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搞懂数字化治理的内在逻辑。培养领导干部关注数据、应用数据的习惯与能力,进而推动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实现从适应数字化、运用数字化到驾驭数字化、引领数字化的转变。数用就是借助数字信息、数字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领导干部日常使用数据解决问题的意识,把握技术的进步与革新,促进领导干部养成持续关注、发现、收集与专业工作相关的数字信息的习惯,积极利用数字化信息与数字化手段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智就是利用数据进行智慧决策,预判未来发展趋势。改变领导干部的经验决策思维,通过挖掘决策的相关数据,把实践经验转化为智慧决策,为领导干部求解问题、科学决策提供新的思维方法。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数字思维与方法,才能真正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政府服务效率。

提高领导干部数字化能力。在万事万物皆可量化的数字时代,领导干部作为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指挥官和执行者,不仅要具备数字思维,了解大数据的特征和内涵,还要跟上数字技术发展与应用的节奏,将其精准运用到管理和决策上,提高数字化胜任能力。领导干部的数字化胜任能力体现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和全过程之中,影响着许多环节的发展态势。如通过获取、积累、分析、解读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数据源,科学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法规;运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字社会治理、打通数据壁垒、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不断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等。

在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部分领导干部的数字化胜任能力仍存在短板,制约了治理效能的提升。从认知层面看,有的领导干部对数字化的理解局限于技术工具应用,未能将数据视为核心生产要素,缺乏以数据驱动治理模式变革、公共服务创新的战略视野与系统思维;从技术素养层面看,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有的领导干部存在“认知盲区”,在数据治理、数字平台建设等工作中过度依赖外部技术力量,缺乏自主判断与把控能力,易受“技术黑箱”影响;从实践能力层面看,政务数据共享不畅、信息孤岛未破、数据资源闲置等问题,反映出有的领导干部在跨部门协同、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不足;从价值导向层面看,少数领导干部在数字政务推进中存在“技术导向”偏差,忽视群众需求与服务本质,导致数字治理方式失范,服务型政府理念在数字化场景中未能充分落地。

首先,提升数字化胜任能力,需以系统化培训为根基,将数字素养纳入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核心范畴。一方面,应搭建分层分类的培训框架,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领导干部的需求,设计涵盖数字治理理论、新兴技术原理、数据应用方法的课程体系,邀请技术专家与实战型治理人才共同授课,打破技术认知壁垒;另一方面,强化实践导向的学习模式,通过引导领导干部深入数字治理一线调研,参与数据集成、场景设计等实际工作,推动从“理论认知”向“实践应用”转化,培养运用数据辅助决策、动态治理的能力,树立以数据赋能治理的战略思维。

其次,数据的流动性与协同性是数字化治理的关键,需通过机制创新打破部门壁垒,提升领导干部的数据治理实践能力。应建立常态化跨部门协同平台,明确数据共享标准与责任分工,推动政务系统互联互通,从制度层面消除信息孤岛,激活闲置数据资源。同时,可组建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数字改革任务,引导领导干部在跨领域协作中掌握数据整合、流程优化的方法,提升统筹协调与问题解决能力,确保数据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充分服务于治理效能提升。

再次,数字化胜任能力的提升需依托实践场景,同时兼顾技术伦理与服务本质。一方面,可搭建数字治理实训平台,通过模拟数据治理流程、政务服务场景,让领导干部在实操中掌握数据整合、智能审批等技能,提升基层治理数字化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需加强数据安全与技术伦理培训,将算法监管、数据隐私保护等内容纳入领导干部轮训,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技术为器、服务为本”的理念,在数字政务设计中聚焦群众需求,推动从“技术驱动”向“服务导向”转变,实现数字治理与民生需求的深度契合。

最后,考核机制是推动领导干部数字化能力提升的重要指挥棒,需将数字化胜任能力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考核——反馈——提升”的成长闭环。在考核指标设计上,应聚焦数据应用实效,将政务数据开放度、数字场景建设成效、跨部门协作水平、群众服务满意度等核心维度量化,引导领导干部重视数字化实践成果;同时,建立与考核结果挂钩的激励机制,优先选拔具备“治理思维+技术认知”的复合型干部,推动领导干部主动提升数字化胜任能力。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