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侄儿、国防大学原政治部主任周尔均被批准入党,当天便写信把这个喜讯报告七伯七妈(即周恩来夫妇)。很快,他收到邓颖超的亲笔回信,传信的周同宇伯父告诉周尔均,七伯七妈很高兴,信是七妈亲笔写的,但信的内容代表了七伯的意见。信的全文如下:
尔均同志侄:
尔流(鎏)同志侄同此不另
航快信已收到,知道你已加入共产党,至为兴奋!今后,你必须加强党性的锻炼,克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不断的为着党员的八条标准而奋斗,不要辜负了光荣的共产党员的称号,争取如期转为正式的党员。你必须注意密切的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向群众学习,从而你才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你自知应不骄不馁,但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加以不断的实践为要。
兹就你的同宇伯父(七伯之弟)因公赴渝之便,特函介绍他来看你,我们的情况可由他告诉你。你的情况亦能告他转我们。我的病已较前大好了,每日已能工作二三小时,你可勿念。
匆草,即祝进步、健康!
邓颖超
一九五四·一·廿四
信里的“三个必须”今天仍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必须加强党性的锻炼”。周恩来曾经多次要求“加强无产阶级党性”,他抱定“我不入苦海,谁入苦海”的决心,“不走、不倒、不死”,“既然把我推上历史舞台,我就得完成历史任务”。1976年1月15日的周恩来追悼大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词,提出“要学习他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
“必须注意密切的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向群众学习”。1943年,周恩来撰写了《我的修养要则》共七条,其中第六条是“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4月,他向中共中央南方局机关干部作题为《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的报告,深入细致地讲述了为何要向群众学习,如何向群众学习。
周尔均说:七伯真正密切联系群众,不搞特殊。1959年,秘书趁总理不在北京时修缮了西花厅,七伯为此临时住到钓鱼台。周尔均去看望时说:您平时教育我们要爱护国家财产,西花厅相当破旧了,这样一种维护,也是保护国家财产。周恩来严肃道:你要懂得,我是这个国家的总理,如果我带头这样做,下面就会跟着干,还有副总理,还有部长,再一级一级地这样下去,就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后来,周恩来为修缮西花厅一事三次在国务院会议上作自我批评。
“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加以不断的实践”。周尔均在汇报入党的信中表示:入党后,将不骄不馁。回信进一步强调“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加以不断的实践”。“不骄不馁”是周恩来的口头禅,他多次鼓励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也鼓励文艺工作者“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周总理希望亲属“自强自立”,常说“要自己学会游泳”,也告诫亲属不要做满清的八旗子弟。周尔均深有体会:伯伯对我们的要求“看似无情胜有情”。他对我们晚辈的严是一种真正的爱,发自内心的爱。
(摘编自《红岩春秋》 于曦蒸 张秋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