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党史春秋 / 正文

鞍山舰:一代旗舰铸辉煌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5-07-28 12:16 作者:智健

曾劈波斩浪38载的退役战舰鞍山舰,静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水面舰艇展示区码头,随海浪上下起伏,向人们述说着自己极不平凡的过往。

鞍山舰原为苏联海军07型驱逐舰,1936年由苏联C-324工厂建造,1940年下水,1941年9月4日加入苏联太平洋舰队,被命名为“列什切里内依”(果敢)号,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鞍山舰全长112.8米、舰宽10.2米,满载排水量2040吨,装备有3部三筒式高压锅炉、2台齿轮减速蒸汽轮机,航速可达32节。武器方面,该舰装有4座单管130毫米舰炮、4座双联装37毫米高炮、2座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尚无建造千吨级以上作战舰艇的能力。为加快人民海军的建设步伐,提升水面舰艇战斗力,中苏两国政府于1953年6月4日签订《关于海军交货和关于在建造军舰方面给予中国以技术援助的协定》(也称“六四”协定),苏联政府同意以贷款方式提供给中国4艘驱逐舰。

1954年10月13日,我国向苏联购买的第一批驱逐舰果敢号和神速号,在苏联太平洋舰队参谋长、海军少将彼得洛夫的率领下抵达青岛某军港。10月26日,中苏双方海军在青岛某码头举行交接和命名仪式,海军参谋长周希汉宣布中央军委命令,将驱逐舰果敢号命名为鞍山舰,舷号201(1974年改舷号为101)。

鞍山舰引进初期装备有雷达、声呐、鱼雷、大口径舰炮等较为先进的武器,具备对海攻击、对空防御和对潜攻击的自主作战能力,是我国最具战斗力的舰艇。然而,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鞍山舰的装备性能和自动化程度日显落后。

1969年5月,鞍山舰开始改换装,将原有的鱼雷发射系统拆除,换装2座双联装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同时升级了相应的雷达、导航设备。换装后,鞍山舰如虎添翼,屡立大功。

作为人民海军第一艘驱逐舰,鞍山舰在服役后,重任在肩,多次前出执行重大任务。1959年5月23日,在穿山半岛演习中,鞍山舰与长春舰在指挥员的指挥下编成单纵队,在指定海域对目标进行火炮抵近射击,很快便摧毁目标,顺利完成任务。1959年11月,鞍山舰参加了著名的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

20世纪60年代初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挑衅急剧增加,频频出动舰艇、飞机侵犯我国的领海、领空。1962年4月14日,美国驱逐舰狄海文号闯入青岛外海。上级命令长春、鞍山、太原三舰立即起航,监视和驱逐美舰。3艘舰艇闻令而动,迅速抵达事发海域,雷达全天候开机,舰员严阵以待,紧盯美舰一举一动。

黄海海面,双方舰艇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长春、鞍山、太原三舰在领海线以内,狄海文号紧贴领海线不断游弋,双方剑拔弩张,互不相让。全体指战员临危不惧,始终与美舰保持一定距离,持续对峙了8天8夜,最终迫使狄海文号悻悻撤离。年轻的人民海军用智慧、胆略和顽强的斗争精神,捍卫了祖国神圣的领海。

自服役以来,鞍山舰接待过8个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代表团。1957年8月4日,人民海军在青岛附近海域举行了新中国第一次海上阅兵。周恩来总理在肖劲光司令员的陪同下登上鞍山舰,检阅了海军舰艇和航空兵部队。阅兵结束后,周总理应官兵们的请求,和鞍山舰全体官兵合影留念,并为鞍山舰题词:“希望你们为建立一支更加强大足以保卫自己的人民海军,为保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保卫远东和世界和平而奋斗不息!”

1992年4月24日,服役38年的鞍山舰光荣退役,成为人民海军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退役后的鞍山舰停泊在海军博物馆海上展示区,迎接着八方宾客,无言地述说着过去的峥嵘岁月,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海军官兵们发扬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光荣传统,激励他们在建设强大海军、保卫祖国海防中勇立新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