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党史春秋 / 正文

新四军三打来安城

来源:中国军网 发布时间:2025-08-14 10:34 作者:胡遵远 郑贤杰 王之龙

来安城位于津浦铁路南段东侧,是苏皖边境敌我争夺的一个要点。日伪军曾对路东进行深入“扫荡”,并几次企图占领来安城,以此作为津浦铁路南段交通安全的东部屏障。1939年9月至1940年5月,新四军第5支队在司令员罗炳辉率领下,3次攻打侵占来安的日伪军,取得“三打来安城”的重大胜利,极大鼓舞了皖东军民的抗日斗志,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使其不敢再轻易来犯,同时为巩固和壮大皖东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打下基础。

一打来安城,公路巧设伏

1939年5月,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2营和战地服务团一部,率先越过津浦铁路,在盱眙、天长、来安一带进行侦察。7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以第4支队第8团为基础,扩编成第5支队,罗炳辉担任司令员,郭述申担任政治委员。第5支队成立后,以第8团3营作为先头部队,立即向皖东津浦路东地区挺进。8月,罗炳辉、郭述申率第8、第15团和支队机关相继到达津浦路东。不久,第10团也进入津浦路东,全支队在来安、天长、盱眙、嘉山、仪征、六合等地展开。

9月3日,驻滁县的日军独立混成第13旅团步兵第65大队一部及伪军共300余人向来安县城进犯,企图以来安为依托,切断津浦路两侧新四军部队的联系,逼迫第5支队退回津浦路西。

罗炳辉获悉敌情后,立即组织支队干部研究,决定乘敌人立足未稳,先发制人。他命部队在来安西南、西北的大路两侧展开,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以伏击战法打击敌人。当天下午,从张八岭出动的日军1个大队、伪军2个大队向来安进发。当敌军进至伏击地区,随着罗炳辉一声令下,第5支队第8团等部三面夹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摸不清新四军实力的日伪军,不敢久战,连夜躲进来安城。当晚,罗炳辉命第10团侦察排身着便衣,半夜摸进城里,在日伪军驻地分别袭扰一阵后迅速撤出。日伪军白天损兵折将,晚上又遭偷袭,慌乱之中竟自相交火。

由于在白天和夜间的连续战斗中遭受重创,加之增援部队迟迟未至,惶恐不安的日伪军于次日中午弃守来安县城,向滁县方向溃逃。溃退途中,其残部遭我第8团伏击,伤亡惨重。此役,第5支队共毙伤日伪军100余人,成功收复来安县城。这是第5支队挺进皖东敌后的第一仗,首战告捷,士气大振。

二打来安城,夜袭出奇兵

同年11月,为建立皖东抗日游击区,第5支队遵照上级命令,在罗炳辉的率领下,从来安转移。日军一部和伪军一部共400余人,趁来安县城空虚,又偷偷摸进来安城。为突袭第5支队、消耗我有生力量,敌军将主力撤至距县城10余里的百石山设伏。

罗炳辉根据侦察到的情报,对敌我力量进行比较和分析,提出趁敌主力外出,夜袭来安城的作战方案。他指出:“敌人虽然占据着地主豪绅的深宅大院,但他们对周围情况不熟,而我军则可依靠人民群众和本地战士熟悉情况,深夜拆开城墙,从暗道中进入敌心脏,给它来个中心开花。”这一方案,立即得到支队其他领导同志的赞同。

按照罗炳辉的部署,第5支队一部于深夜绕过百石山,避开伏兵,直捣来安,出其不意地歼灭城内日伪军一部。接着,第5支队在城外痛击从百石山来援之敌。日伪军被内外夹击,不得不弃城而逃,第5支队重新收复来安城。此次战斗,第5支队共毙伤日少佐指挥官以下日伪军200余人。

三打来安城,火攻敌胆寒

1940年5月27日,对津浦路东地区“扫荡”的日伪军1000余人,趁第5支队南下之机,第三次进犯来安,准备抢夺夏收的粮食。这次敌人准备了30余辆汽车及其他运输工具,并携带野炮2门、山炮4门、迫击炮数门、掷弹筒30余个、轻重机枪20挺。敌人一到县城就强迫民工赶筑工事,架设铁丝网,做长期占领来安城的准备,企图以来安城为据点,继续东犯,“扫荡”我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半塔集。

罗炳辉决定在敌人立足未稳之际,予以痛击,消灭日伪军,保卫夏收。为达到预期目的,第5支队制订了作战方案:以第8团1营、2营和第10团1营负责攻城,第8团3营和特务连在来安至百石山及来安至新集大道之间设伏,以阻击由滁县方向来犯的增援之敌和堵截由来安城溃逃之敌。

28日夜,攻城各营轻装疾进,抵达来安城郊。29日1时许,第8团1营首先从城西北角突入城内。紧接着,第8团2营和第10团1营相继攻入城内,对守敌展开总攻。日伪军遭到突然打击,晕头转向,仓促应战。日伪军边打边撤,随后退至几个四合院里顽抗。由于四合院周围筑有又高又厚的围墙,加上第5支队没有火炮,使得我攻城部队久攻不下。

眼看天快亮了,第8团1营的战士们急中生智,在炸药包里塞进硫黄,或将炸药包外面用破布、稻草捆扎,然后浇上煤油,投入敌阵后爆炸燃烧。这种火攻的办法很是奏效,并迅速传播到其他各营。转眼工夫,日伪军占据的院落火光四起,烈焰腾空,瓦片乱飞,墙倒屋塌。敌军在火焰里,争相逃命,有些刚冲出火场即被击毙。就这样,日伪军长期侵占来安城的计划,随着这场大火灰飞烟灭。

与此同时,滁县增援之敌在百石山遭我打援部队截击,损失惨重。此次战斗,第5支队共歼敌200余人,打破日伪军“扫荡”半塔集的企图,鼓舞了民心,大振了军威。

战后,第5支队各部在津浦铁路南段展开破袭战,拔据点、炸铁路,连续袭击乌衣、担子街、滁县、沙河集、张八岭、嘉山等据点。百里铁路线上,战斗此起彼伏、相互呼应,粉碎了日军的抢粮计划,也有力配合支持了津浦路西军民的反“扫荡”斗争。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