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党史春秋 / 正文

廉洁印章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5-08-29 08:30 作者:马钦阁

郑州二七纪念堂展出的“京汉铁路郑州工会印章”。 马钦阁 摄

在郑州二七纪念堂的展柜中,一枚暗棕色椭圆柱体印章特别引人注目。该印章的印身被均匀分为三部分,“京汉铁路郑州工会”的篆刻如铁画银钩,文字下方是带翼车轮的图案,仿佛承载着百年前工人们的期盼向前疾驰。

这枚印章诞生于1922年,它不仅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珍贵遗存,更凝结着共产党人用制度守护廉洁的智慧。

彼时的郑州,京汉铁路的蒸汽机车正拉响工业的号角。刚成立的工会面临着严峻考验:如何杜绝以权谋私,让工会真正成为工人的“权益堡垒”?

党组织决定将印章分铸三块,由三位负责人分别执掌,每逢重大决策,必须三人同时到场合印方能生效,这样既可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又能保证工会的清正廉洁。

将印章分为三瓣,在形式上与古人的“剖符分契”有异曲同工之妙,更蕴含着“分”与“合”的辩证哲学。一分一合之间,是通过分印实现监督制衡的智慧。党组织以制度设计杜绝个人专断问题的发生,通过相互监督确保决策公平,在权力运行的起点就筑起堤坝,让每一项决议都经得起工友们的检验。当三瓣印章在公文上合而为一,盖下的不仅是工会的印记,更是共产党人“清正为民”的初心承诺。一分一合之间,也是凝聚合力的生动实践。“分”,是为了更好地“合”。在相互监督下,决策更加公平合理,更能代表集体的利益。印章分开了,但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氛围形成了,工人们的力量凝聚起来了。

站在百年后的今天回望,这枚小小的印章早已超越了工具的意义,成为一种精神图腾。它见证了早期共产党人在艰苦环境中对廉洁的坚守,也映照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从早期工会确保工人利益最大化的探索,到新时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的承诺,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将“廉洁”视为重中之重,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