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党史春秋 / 正文

巧妙穿插勇歼敌

——志愿军第130团团长东传钧的大水洞战斗日记
来源:中国军网 发布时间:2025-11-07 17:41 作者:黄蒙蒙 李 郑

在空降兵军史馆的展柜内,陈列着一本泛黄的日记。它是曾任志愿军第15军第44师第130团团长东传钧的战斗日记,里面记录着第130团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历经的多次战斗。翻开日记本不难发现,东传钧记录战斗的方式十分特殊:以手绘地形图为底,以若干红色箭头、虚线为主要标记,详细记载着战斗的主要经过,仿佛用军人独特的语言诉说着英雄部队的光辉战斗历程。

在1951年5月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采取“磁性战术”多路出击,凭借优势的坦克和摩托化部队向北攻击,与我军缠斗。志愿军部队采取节节抵抗的方式,延缓敌人的进攻节奏,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生力量。

为了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彻底打消敌人继续北进的企图,志愿军司令部决心在铁原、芝浦里、华川等多个方向上,适时发起阵前反击,以小股力量穿插至敌人后方,打乱敌军的进攻部署,迫使其撤退或就地转入防御。在中线的芝浦里附近,第15军奉命抵御敌人的进攻,并切断敌军各部之间的联系,以削弱其继续进攻的潜力。其中,较为关键的一个要点在大水洞附近,这里位于昭阳江南岸,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但高耸的多处要点恰好可以阚制山下的洪(川)麟(蹄)公路,对纵深地带美韩两军的协同造成破坏。为此,第15军决心拿下大水洞,彻底切断美韩两军的联系。

穿插击敌的重任交给了第44师第130团。5月15日拂晓,第130团经过4个晚上的隐蔽行军,挺进到昭阳江以北一线,并侦察得知,沿江南岸部署的正是美军第2师一部,他们在南岸我军可能突破的地区构筑了严密的封锁线,企图依托江水据守。经过研究,团长东传钧决心以一部兵力实施正面突破,占领江南岸的进攻出发阵地,而后派出精锐力量快速实施穿插,抢占敌人纵深地带的852高地,从而占据有利地形,为后续部队继续进攻创造条件。

当天晚上,第130团1连在师、团两级炮兵的支援下,率先徒涉昭阳江,并以极为迅猛的动作突破了敌前沿,一举控制了勿老里至下村以西的阵地。随后,团主力在1连的掩护下快速过江,正在一处高地上观察战场的团长东传钧见状,马上命令3营:“趁我友邻部队进攻加里山之机,令9连按原计划迅速行动,动作要快,要隐蔽。”

9连得到命令之后,迅速向敌人纵深地带实施穿插。一路上,全连官兵突破了敌人多道障碍、哨卡,屡次歼灭试图拦截我方的小股敌军。2排长崔建国,一路猛冲猛打,接连刺死了6名敌人,战士们在他的鼓舞下,英勇奋战,毙俘敌军20余人,迫使余敌放弃阵地,仓皇逃窜。战至18日拂晓,我军攻克敌人在大水洞附近构设的多处阵地,毙伤俘敌2000余人,缴获多部汽车、电台,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此战,不仅夺取了大水洞这一战术要点,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战场的被动局面,更重重地挫伤了“联合国军”的进攻气焰,其战果之显著甚至让西方世界一片哗然。战后,志愿军司令部授予崔建国“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第15军也授予第130团多面锦旗,并为团长东传钧记功1次。多年以后,老军长秦基伟回忆起这场战斗时说道:“哪个地方最艰苦、最困难,就把他们用上去。130团上去就是胜利。”

责任编辑:葛依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