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村里的廉情监督员,我要当好群众的‘眼睛’,紧盯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7月25日,黄龙县界头庙镇景家塬村廉情监督员茹关成说,“这就要求我们熟悉政策法规,增强担当意识,及时发现问题、推动整改。”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强化监督需要延伸覆盖范围,打通基层“神经末梢”。
近年来,黄龙县纪委监委紧盯村干部权力行使,严把“入口关”“培训关”“履职关”,全面加强村廉情监督员队伍建设,推动基层纪检监察监督与村务监督有效衔接,织密基层监督网。
综合考量政治素养、道德品质、群众基础、工作能力等方面,黄龙县纪委监委选聘村廉情监督员47名。其中,40岁以下年轻骨干14名、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9名,以确保队伍结构合理、活力充沛。
针对集体经济体量大、监督任务较重、社会矛盾较多的7个重点村,黄龙县还选聘7名乡镇纪委书记担任村廉情监督员,解决村级监督力量薄弱的问题。
选好人是基础,培训赋能是关键。黄龙县纪委监委定期对村廉情监督员进行系统化培训,提升他们的履职能力。去年,黄龙县举办全县镇(街道)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班,通过专题授课、案例实战教学等方式,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村廉情监督员进行培训,破解不会监督、不善监督、不敢监督难题。
“参加培训学习,我更加树牢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履职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案例实践学习,我对案件查办谈话技巧、办案安全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后,我开展监督工作更有底气了。”黄龙县石堡镇纪委书记、梁家河村廉情监督员漆永辉说。
实际工作中,村廉情监督员聚焦村重要决策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项,以及村集体“三资”管理、党务政务财务公开、服务群众等事项,通过列席会议、走访群众、收集问题等方式开展日常监督。对发现的一般性问题,第一时间向村两委反馈,要求尽快落实整改任务。对整改不到位或党员干部违规违纪问题,报由乡镇纪委依纪依规处理,充分发挥村廉情监督员作为群众家门口“监督哨”的作用。
今年以来,47名村廉情监督员已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21个,向乡镇纪委移交问题线索5个,其中立案5件,处分4人,有效遏制了基层“微腐败”。
在做好监督工作的同时,村廉情监督员还承担着政策法规宣传、清廉新风示范等工作,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