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战士宁可饿肚子,也不拿群众一个红薯……”9月18日,在镇安县米粮镇树坪村中共苏维埃政府旧址,讲解员王春林指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讲述。
当天,镇安县退休干部在这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革命历史,感悟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蕴藏着丰富的廉洁文化资源。如何让沉淀的历史焕发新生,成为新时代廉洁教育的活教材?
近年来,商洛市纪委监委系统梳理红色家底,打造“红廉融合”教育品牌,让红色历史成为洗涤心灵、筑牢防线的生动教材。
在位于商州区北宽坪镇的商洛县委、县政府旧址,党员们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铿锵誓言回荡在青山绿水间;在丹凤县庾岭镇庾家河杨家药铺,“春茂永药铺杨家四代与红军的鱼水情”的感人故事让在场干部无不动容;在商南县十里坪镇碾子坪村红七十四师师部旧址前,“给红军抬担架”的细节再现了浓浓的军民情谊……通过现场教学、情景体验等方式,一处处革命旧址、一个个红色故事,转化为廉洁教育的珍贵资源。
“这些故事虽然发生在几十年前,但在廉洁自律方面仍对我们有深刻启示。”参观完红七十四师师部旧址后,商南县十里坪镇纪委书记彭程感慨。
为了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芒,商洛市纪委监委组织创作了《红色精神耀光芒 廉洁之光映初心》《激活红色引擎 打造清廉村居》等微视频,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丹凤县蔡川镇留仙坪村、柞水县红岩寺镇本地湾村的廉洁故事。
商洛市纪委监委还联合相关部门举办清廉商洛优秀微视频展播活动,将洛南静板书、商南花棍、镇安渔鼓等非遗与“侯鸣珂杖妻”“全国劳模刘西有的家风故事”等本土廉洁故事巧妙融合,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洁养分。
“至今,‘俸禄之外,一文莫取’的古训仍振聋发聩。”观看演出的商洛市中心医院党群部主任袁莉表示。
针对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不同群体特点,商洛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商洛市委组织部与市委党校将廉洁教育设为必修课,通过课堂讲授、现场教学、案例解析、研讨交流等形式增强教育实效。
在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商州监狱廉政教育基地后,商洛市纪委监委驻市人大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姜学斌坦言:“看到身边人的惨痛教训,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廉洁从政的重要性。”
“廉洁教育既要春风化雨,又要警钟长鸣。”商洛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今年,商洛市纪委监委选取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制作警示教育片《镜鉴·警醒》《铁规如山》,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从红色遗址到非遗舞台,从线下教学到“云端”传播,从传统讲堂到监狱廉政教育基地……商洛通过多层次、全覆盖的廉洁教育体系,推动清廉建设不断走向深入、取得实效,让清廉之风吹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