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曾指出:“要做群众的贴心人。”第二批主题教育直接面向基层,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元,群众诉求也更加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觉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当好群众贴心人,办好群众忧心事,架好党群连心桥,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有效落实。
把心贴近群众,才能了解群众需求、读懂群众诉求。倘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单凭看看材料、听听汇报就坐在办公室“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就少不了闹出“外行瞎指挥”的笑话。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只有把基层的问题看清、把群众的情况摸透,开展工作时才能直击痛点,少走弯路。
当好群众贴心人,得放下架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要“把心贴近人民”,他经常走进群众家里,或摸摸暖气热不热,或试试电视能收几个台……百姓心中自有杆秤,我们推心置腹,群众才会真心拥护。党员干部要杜绝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官僚做派,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把身子沉下去,把问题挖出来,把对策提出来,把民心聚起来。
当好群众贴心人,就要为群众办好点滴小事。柴米油盐虽小,却牵动万家忧乐。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衣食住行、水电气暖、医疗教育、养老就业……这些构成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看似不起眼,却是大家获得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的主要来源。踏踏实实把小事、琐事、麻烦事处理好,才是赢得民心的关键。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接诉即办、常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把“关键小事”一件件办好,把各项工作切实做进群众心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