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诸城市把乡村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实施乡村菁英集聚行动,激励引导广大青年人才“上山下乡”,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生力军。
“精准化”引才
“你一个大学生,回农村种茶叶,有什么出息?”2018年回村之初,“茶姑娘”王荣也面对过质疑,但市里的回乡政策给了她信心。事实证明了她的选择,回乡后,在市镇两级的帮扶下,她坚持“茶叶+旅游+直播”一体化发展,带领村民发展标准化茶园1.6万亩,起草制定了《诸城绿茶地方标准》,注册“诸城绿茶”中国地理标志著名商标,把一片小叶子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优势产业。
围绕破解乡村引才难的问题,诸城市坚持打好“感情牌”,组织实施人才“归巢”行动,唤醒青年人才返乡就业创业热情。建立市镇两级“桑梓”人才信息库,按照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在读大学生等5大类分类归档,入库在外青年人才6万余名,全部发放“龙城英才”电子卡,定期推送家乡发展动态、人才政策、乡村产业项目信息等,为人才返乡铺路。成立高校诸城学子工作站36个,每年举办“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招聘等招聘活动100多场次,吸引青年人才回乡创新创业。
坚持扶人上马,再送一程。出台青年人才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落实规模化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奖补机制,奖补额度最高达100万元;推出“鲁青基准贷”“乡村好青年贷”等金融套餐,为乡村好青年整体授信5亿元,发放贷款600余万元,帮助90余名乡村青年解决“第一桶金”难题。
“滴灌式”育才
“刚开始时,心里也打鼓,害怕过不了技术关,幸亏农业农村部门给我安排了‘一对一’技术导师。”在专业导师指导下,山东农科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等专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从以色列引入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等国内外先进设施,发展起高品质苹果、大樱桃等6000余亩,获得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证书。
针对乡村专业人才匮乏的痛点,多形式做好育才文章,提高致富领富能力。强化导师帮带,开设“乡村创客训练营”,从全市聘请优秀农村企业家组建成长导师团、创业顾问团,定期举办乡村振兴创业沙龙,组织外出培训学习,为乡村创业青年品牌打造、日常管理、市场开拓等提供专业指导。目前,已帮助62名乡村青年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社,89人投身直播电商、农产品加工等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创业创新的“领头雁”。
构建“星创天地孵化带动—农科驿站综合服务—科技特派员技术指导”的三级联动创新创业模式,邀请农业农村专业领域中高级以上专家50余名,每月对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示范户、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培训,组织科技特派员定点进驻村社、企业,提供科技推广、技术指导、项目合作等服务。分类组织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青年人才展会,到高等院校院所对接农业高端人才项目,带动发展起中草药、矮化苹果、榛子等农业特色园区20多个。
“真情意”留才
“我以前在南方从事汽车零部件国际贸易,受家乡优越的发展环境、服务环境吸引,回家乡创办了2家农业科技公司,致力于蛋鸡智慧养殖,获得国家专利10多项,目前自养和云养殖规模超过300万只。”诸城市乡村之星王海青说。
为更好服务返乡人才创业,诸城市建立全周期帮包制度,根据每名返乡青年的实际情况,从市镇领导班子、市直部门骨干、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指派创业帮带人,帮办厂区选址、土地流转、资金协调等事宜,在领办合作社、发展实体经济等方面全程服务、跟进落实,营造“创业无忧”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出台《诸城乡村之星选拔管理办法》等激励政策,每年大力度从农业农村一线评选表彰青年人才先进典型,目前已评选乡村之星3批次88人,评选农业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让各类乡村人才尽展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