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河北廊坊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量工程

“造血”添活力 致富开新路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3-05-12 11:02

在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瓦屋辛庄村温室大棚里,朵朵花菇长势喜人,串串番茄挂满枝头,大棚映出好“钱”景;在霸州市仁义街的村办企业,各种铝制电力滑轮走下生产线,漂洋过海销往国外……廊坊市的广袤乡村,特色产业风生水起,村级集体经济日益发展壮大。

近些年来,廊坊市深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量工程,通过选优配强带头人、发展村街优势特色产业、开展集体经济“消薄拓路”大调研等举措,全面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让广大农村焕发勃勃生机。

选优配强“领头羊”

为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无人带、不会带的难题,廊坊市深入实施村党组织书记“领头羊”工程,坚持选能人、用能人,着力选优配强村街“当家人”。目前,在全市的3199名村党组织书记中,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比例达71.8%。

作为香河县庆功台村的“当家人”,村党总支书记范国生坚持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放在首位,明确村街“藕荷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定位,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村民持续增收、稳定致富。

廊坊市从市直部门、县直部门选派360名党员组成120支驻村工作队,明确120名党员和业务骨干担任第一书记,下沉到乡村振兴重点村开展帮扶,帮助村街强组织、兴产业、抓治理、优服务。建设“廊坊市农村党员干部线上培训平台”,聚焦乡村振兴、集体经济等主题,举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线上培训班,培养农村懂经营、懂管理的力量。去年以来,廊坊市先后对4.3万名农村党员、乡村振兴重点村驻村干部等开展3轮全覆盖培训,帮助村“两委”成员,特别是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书记拓宽眼界、更新理念、加快发展。

找准特色谋发展

廊坊市坚持因地制宜,立足特色资源,划分现代农业、特色种植、核雕文旅、红木仓储、装备制造等多个板块。通过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引导村街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大大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三河市大石各庄村村民世代以种梨为业,有百年以上的梨树432棵。村党支部利用梨树资源和“百年梨园”文化,以“梨花节”“顺果节”“梨王争霸赛”为载体,形成农业综合文化旅游和民宿体验产业链,每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5万元。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廊坊市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股份合作、承包租赁、经营实体、生产服务、保值增值、资产改制、土地开发“七种模式”。2022年,廊坊市委组织部总结100个村街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经验做法,形成《百条路·一招鲜:廊坊市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探索与实践》案例汇编,用于指导各村街找准发展路径,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消薄拓路”促振兴

为深挖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收入来源单一村的问题根源,廊坊市委组织部组织开展集体经济“消薄拓路”大调研,市县两级干部走百村、访千家,深入39个乡镇的173个村街,引导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向村街聚集,共同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市委党的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的作用,成立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专班,由各级党委、政府牵头抓、负总责,凝聚部门合力,高标高效推进,出台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等29条具体措施,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强化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累计争取各级专项资金1.06亿元,实施212个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重点打造5个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区;组织企银对接200余次,帮助村街引进资金700余万元。

与此同时,廊坊市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的“一号工程”和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正排5%集体经济强村与150个集体经济弱村,组建联合党委,促进抱团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特色产业村街,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发展态势。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