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安徽合肥守护特殊困难群体有实招

“窗帘之约”温暖你我他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7-25 12:29 作者:通讯员 钟健筠 马远想

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区的薛怀敬老人,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向楼下巡查的志愿者报平安。小小的窗帘背后,是一个暖心约定,社区多了些温情,也彰显着社会治理的智慧。

作为拥有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合肥市在人口快速扩张的同时,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围绕提升独居老人、重疾重残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日常照护水平,今年4月以来,合肥市在全市推广源自恒通社区的“窗帘之约”经验做法,通过分类摸排、志愿服务、联建解难,为1.2万名特殊困难群体提供贴心服务。

一扇窗的默契

分类摸排定方式

恒通社区近四分之一的居民超过70岁,很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如何与老人建立长久联系,掌握他们的日常情况,一度困扰着社区党委。2021年的夏天,社区志愿服务队郝阿姨一句“能动弹的老人早晚总得拉窗帘吧?”点醒了大家。社区党委敏锐地抓住这个“金点子”,摸排确定了首批10名服务对象,志愿者通过早晚轮流查看窗帘开合情况,掌握老人身体状况,就这样“窗帘之约”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了。慢慢地,服务对象增加到23户,志愿者队伍也壮大到近200人。

这一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后,合肥市按照高龄独居老人、事实无人监护儿童、重残重疾等不同类型特殊群体,开展全面摸排,确定服务对象,重点了解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等,摸清其在生活照料、健康保健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分类制定方案、动态跟踪服务。目前,全市已走访摸排4000余个住宅小区、2万余个村民组。

合肥市鼓励结合住宅小区特点、城乡差别创新探索,实行窗帘开合、悬挂中国节等醒目标识物、安装非侵入式智能感应设备、智能水电气监测、开通“一键呼叫”功能等务实管用的方式方法,不为居民增加负担、不打扰生活,让“窗帘之约”更接地气、更具人气。

包河区望湖街道平湖社区都是商品房小区,高楼林立,传统的“看窗帘开合”方式在这里难以复制。社区与11户独居老人达成温暖默契——每天早上9点前,老人将打包好的生活垃圾放在家门口,看见即安好,志愿者顺手带走垃圾,也带走老人的不便。

民呼我应的承诺

志愿结对优服务

“每天早晚都‘拍一拍’小陈这孩子,我才能安心呀。”高新区梦城社区独居老人吴桂芳奶奶乐呵呵地说。近日,一个雨夜,志愿者陈晓到8点仍未收到吴奶奶的微信“拍一拍”,她立即上门查看,原来老人家中电路跳闸,手机没电,正摸黑犯愁,陈晓连忙帮助恢复供电,还检查了全屋电器线路。如今在梦城社区,“拍一拍”已成为47名志愿者和33名服务对象之间的专属安全密码。

合肥市将“窗帘之约”作为市级层面集中攻坚的重难点问题之一,由市委主要负责人调度推动。坚持社区党组织引领,充分挖掘群众中的党员骨干、自治力量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结合自身特长参与互助服务。注重凝聚志愿服务力量,吸纳新就业群体、小区党员、物业人员、热心居民等志愿者22500余人,累计组建2652个志愿服务队,与服务对象实施“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提供送餐送药、家政保洁、就医陪护、上门唠嗑等服务。

庐阳区小桥湾社区老旧小区多,大多没有电梯,很多孤老残疾人下楼困难。社区党委发动辖区非公企业党员、小哥、热心群众等,组建“背倍暖”志愿服务队,常态上门走访老人,根据老人意愿定期将他们背下楼,晒暖阳、话家常、送关怀。今年以来,已累计帮助近30名老人走出家门、融入邻里。

一座城的守护

党建联建巧解难

在高新区柏堰中心,105岁的李延顺老人有一支具有定位功能和紧急呼叫功能的智能拐杖,家属和志愿者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老人的行走轨迹。柏堰中心党委通过党建联建发布需求清单,辖区一家非公企业主动接单,让28户老人有了智慧关怀。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协同”,合肥市将企业资源与“窗帘之约”服务对象的需求精准对接,引导燃气、供水、电力等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广泛开展党建联建,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队”,组织党员、职工结合燃气安检、电路维护、供水检修等,同步排查生活隐患。

“王奶奶,您看,这里插头插着,监测到有燃气泄漏,它就会响,我们也会同步接到通知,10分钟准到!”近日,合燃华润燃气客户服务公司志愿者韦响成,来到蜀山区西园街道美虹社区,把大字版的安全用气提醒贴在居民厨房。从5月开始,公司与西园街道等14个街道联合开展“银龄安居·健康护航”党建共建项目,摸排“窗帘之约”服务对象2000余户,借助物联网燃气表等,实现安全用气24小时智能监控,守护老人用气安全。

接诉即动、分秒必争,合肥市推动各社区党委与辖区派出所、医院、物业等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明确各自在应急响应中的职责,确保“急事有人管、难事有人帮”。“窗帘之约”推广以来,全市已及时发现并处置高龄独居老人突发疾病、摔伤、火灾等突发事件44次,解决物品采买、陪同就医等急难愁盼问题1070多个。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