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甘肃碌曲
党建护航转场路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8-12 10:42 作者:通讯员 王鑫

“我们的牧场偏远分散,需要绕很长的一段草场,才能到我们家的牧场,党支部通过协调打开别人家的牧场围栏、开通临时通道,为我们节省了近6公里的转场路线。”近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郎木寺镇郎木村牧民贡保加高兴地说。

入夏以来,碌曲县牧民迎来了夏季“大迁徙”。白色的帐篷下“游牧转场服务站”的牌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显眼,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草原深处迎风飘扬。牧民们早早起床,开始忙碌地准备转场。转场路上党员志愿者为牧民们提供食物、水和休息场所。牧民们围坐在服务站旁,一边喝着奶茶,一边与党员志愿者交流着转场情况和相关惠民政策。

针对牧区居住分散、信息传递滞后、服务半径过大的难题,碌曲县选派95名政治素质高、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村民小组组长、网格长、联户长担任党员中心户,推行“1+N”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每名党员中心户辐射联系就近15至25户牧区群众,构建起“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三级联动体系,使党员“小中心”发挥大作用,形成一户带一片、多片带整体的工作格局。

在涉牧转场路线上,设立由乡镇村干部、联建单位、卫生院、兽防站组成的“游牧转场服务站”22个,成立夏季转场服务队27支,确定最优转场路线10条,全力保障转场途中牛羊预检、应急补给、政策咨询、爱心义诊、突发情况应急处置、遗留垃圾清理、邻里纠纷化解等服务工作。截至目前,“游牧转场服务站”服务群众1280人次,牲畜救治检查135头,开展政策宣讲87场次,化解矛盾纠纷35起,帮办实事68件。

“小驿站不仅是转场途中的服务站,更是我们牧民群众转场路线上的‘红色堡垒’和传递党的温暖、凝聚人心的‘精神坐标’。”西仓镇新寺村党支部副书记贡保扎西说。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