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海南五指山,晨光熹微,鸟叫声、蝉鸣声响彻林间,溪流穿过古树蜿蜒流淌,藤蔓缠绕着苍劲的枝干编织成网,这里坐落着我国唯一的岛屿型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也被称为海南的“三江源”。作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所在市县之一,守护好雨林生态是海南省五指山市的重要职责。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指山市考察调研时指出,海南要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对热带雨林实行严格保护,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丰硕成果。五指山市始终牢记殷切嘱托,综合运用压实责任、搭建平台、促进转化三项举措,把党建抓在生态保护第一线,奋力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
织密生态保护责任网
蓊蓊郁郁的林海间,一支由警保联控队员、专兼职网格员、护林员组成的联防共治队伍穿行其中,仔细查看林木生长态势、植被覆盖、病虫害风险等雨林资源保护情况。这样的联合巡林工作,五指山市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
五指山市森林覆盖面接近90%,其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占市域面积接近63%。针对森林面积大、分布广的特点,五指山市明确由市、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任林长,将所辖林区划分为56个责任区,将雨林生态保护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内容,依托林长会议定期研究部署“党建+林长制”工作,推动党建和雨林生态保护深度融合。
为进一步提升雨林生态保护效率,五指山市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整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部门资源,推动市直单位党支部与行政村党支部签订《党支部结对共建协议书》,把雨林生态保护作为共建任务之一,共同推进雨林生态共护共治。
设立村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补贴,由乡镇党委与行业部门共同商议后,为现任村“两委”干部每月按300—500元标准增发生态环境环保补贴,激励村“两委”干部在雨林生态保护中担当作为。
党员护绿显担当
走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阳光穿透树叶间的缝隙洒向大地,薄雾在林间穿行,来自水满乡的党员与村民手持垃圾夹、环保袋等工具,分工协作清理林间垃圾。
五指山市积极探索党建与生态保护融合路径,将雨林生态保护纳入主题党日重要内容,每年组织千余名党员参与造林更新任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和巩固退耕还林工作,森林、湿地面积分别稳定在9.75万公顷、2192.02公顷,逐步恢复热带雨林自然空间。
结合海南自贸港先锋行动,组织成立“党员护绿联盟”,利用属地党员熟悉环境的优势,常态化开展巡逻整治,连续两年实现森林火灾、病虫害、违法毁林“三零”目标。
针对在职党员不同岗位特点,动员参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市生态搬迁、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入口社区项目、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自然博物馆建设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守护好绿水青山。
雨林经济叩开致富门
深入畅好乡毛招村,茂密的参天古木绵延山岭,漫山的蜜香扑面而来,工人们正忙着筑巢引蜂、投放蜂箱。这里曾经因为交通闭塞、产业薄弱被纳为贫困村。近年来,毛招村党支部立足资源优势,组建五指山绿元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林下养蜂产业,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是五指山市践行“两山”理念、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
护得住绿,更要用得好绿。为充分发挥雨林生态价值,五指山市结合不同村落特点,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立村干部绩效与村集体经济效益挂钩激励机制,推动党员带头发展林药、林茶等复合经营模式,带动超3000户农户增收。
依托大叶茶、油茶、雪茄烟叶、蜂巢等8条产业链,开展党建联建,组织技术骨干为党员提供技术指导,强化技术交流,通过组织引领提升林下经济“握指成拳”合力。
以“专业平台企业+合作社+农户”带动生态产品转型升级,发挥五指山市农业投资发展集团的平台优势,联动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扩种增量、精深加工、产销对接等方式,整合生态资源,促进生态产品经营开发。雨果酸奶、雨林蜂蜜、雨林茶油……如今的五指山,越来越多的生态资源“活”了起来,生态富民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