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北积极探索思想引领和服务凝聚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行流动党员管理“三联三帮三促”工作机制,做实教育管理,做细关心关怀,推动作用发挥,实现流动党员管理常态长效。
通过流出地党支部班子成员和党员村民小组长、网格员等结对联系、每月谈心,流入地设立报到站点、公布报到电话、常态开展排查,流动党员接受行前和报到教育、及时报告行踪变化、定期汇报思想工作等方式,保持“三方互联”。目前,全省登记流动党员纳管率居全国前列。指导各地开设“云端课堂”,开展“云端主题党日”,推动流动党员过好“网上组织生活”;利用春节、清明、国庆等集中返乡时机,开展组织生活和学习培训,及时补课补学;经常将微党课、微宣讲等送到车间班组,以“少量多餐”破解工学矛盾。丹江口市利用京堰对口协作平台,建立丹江口在京流动党员党支部,组织48名在京流动党员每月参加组织生活,常态开展守水护水节水宣讲等志愿服务,带动京堰两地共同守护“一泓清水”。
大力整合服务阵地资源、行业部门资源,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提能、就业创业服务、排忧解难“三种帮助”。指导市县党委组织部会同工会、民政、人社、医保等部门,提供技能培训、送工上岗、创业指导、项目孵化等发展支持;通过关爱留守家庭、设置服务站点、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等,加大对流动党员的关心关爱。结合实际划拨省管党费,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和流动党员党组织开展活动。武汉市广泛开展“助流暖心”活动,建立2400余个流动党员报到服务站(点),常态做好政策咨询、暖心关爱等服务,开展就业指导、法律援助、健康体检等活动500余场,服务流动党员1.2万余人次。
围绕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主动作为服务群众、发挥优势奉献家乡,搭建平台载体,促进流动党员发挥“三个作用”。通过组织开展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志愿服务、挂牌经营等活动,引导流动党员争当优秀员工、技术能手、诚信商户、文明市民。探索建立新就业群体党员兼任社区流动网格员机制,在走街串巷中发挥“哨兵”作用,收集上报环境风险、安全隐患等线索。建立流动党员能人库,支持他们返乡创业、兴办公益、捐资助困。宜昌市建立全市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依托中心引导流动党员创先争优、服务群众、奉献家乡,连续11年组织流动党员、爱心企业等开展“家乡行·献爱心”活动,近3年引回在外能人党员554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