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掠过慕士塔格峰的雪线,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木吉乡党委书记就抱着一台崭新的制氧机,敲开了刚来乡里工作的李宗宝的宿舍门。“你最近总说头晕,肯定是还没完全适应高原反应,咱们这海拔将近4500米了,赶紧用上。”这暖心的场景,正是克州倾心关爱边境基层干部的生动写照。
克州地处祖国西部边陲,山地面积占90%以上,平均海拔3000米,43%的乡镇为边境乡镇,28%的村为边境村。作为祖国“最后一公里”的守护者,1600余名边境基层干部长期扎根一线、默默奉献。近年来,克州用心用情聚力实施暖心工程,从生活保障、心理疏导、排忧解难等方面给予保障,让组织的温度直抵人心。
提高待遇 丰富生活
此心安处是吾乡
“阿合奇县平均海拔超过3800米,边境乡镇的干部面临着生活与工作的双重考验。”阿合奇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贾国祥说,“近几年,县委组织部采取提高待遇、分配周转房等措施在抵边乡镇为干部营造舒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当好边境基层干部安身的‘后勤部’。”
克州充分保障边境乡镇干部福利待遇,提高边境乡镇干部基层补贴和高原补贴标准。同时,在边境乡镇食堂增设家乡风味窗口,包含各地特色菜品,让扎根边疆的基层干部都能吃到家乡的味道,成为情感上的支撑。
在每个乡镇驻地,一幢幢设施齐全的干部周转房也是最暖所在。克州加大高海拔地区乡镇“五小工程”建设力度,建设乡镇周转房350余套,并将各种生活用品配备齐全,边境基层干部住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如今,干部周转房里的感人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有人在这里举办婚礼,有人接家人来过团圆年,墙壁上贴满了全家福,每一张照片都写着“此心安处是吾乡”。
为丰富边境基层干部业余生活,克州各边境乡镇建强干部之家活动阵地,配备图书角、乒乓球室、民族乐器室等。还积极组建篮球队、合唱团等文体队伍,让边境基层干部的业余生活充实起来,曾经的客居感逐渐转变为强烈的归属感。
守护身心 走访入心
构建稳心加油站
针对长期工作在高海拔地区的边境基层干部,克州在州县两级卫健、医保部门开通绿色通道,每年组织边境基层干部到州县两级医院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并跟踪管理健康档案,做好健康回访。根据需要为高海拔乡镇配备预防高原反应药物、便携氧气瓶等特需药品、急救用品,为边境基层干部健康工作提供充足保障。
“我们乡每年都会组织全体干部到县医院免费体检和心理咨询,这些暖心的举措让我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坚守岗位。”刚在医院体检完的乌恰县乌鲁克恰提乡干部陈炜说。
为守护边境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关爱健康·从心出发”心理健康护航行动应运而生。克州邀请江苏、江西援疆省市专家及州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组建心理健康宣讲团,定期深入边境乡村开展线上或线下心理辅导,为干部提供个性化心理健康服务。目前,累计举办心理讲座40余场次,覆盖边境基层干部2500余人次。
此外,克州持续加强人文关怀,结合领导干部常态化“四下基层”工作机制,开展干部生病住院、家庭变故、生活困难、重大节日、情绪波动“五必赴”工作,不断提升边境基层干部的获得感、幸福感。目前,累计开展州级、县级领导干部走访慰问、联系服务边境基层干部活动140余场次,慰问边境基层干部1500余名。
弹性调休 顾家不难
后顾无忧干劲足
“我们这里的边境乡镇地处偏远,部分乡镇距离县城达260公里,其间路途崎岖,驱车单程就需5—6个小时,夏季常遇泥石流冲断路面,冬季则被齐腰深的积雪封路,有时一封就是半个月。”阿克陶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薛东说。
为缓解边境基层干部长期离家、返家用时较长、购买物资困难等现实压力,克州推行弹性连休假制度,干部可以结合个人需求和工作节奏灵活调配休息时间,有效纾解周末两地奔波之苦,在工作之余可以安心休憩与放松。
对长期坚守一线的单身边境基层干部来说,婚恋问题也是一大难题。克州搭建边关情缘联谊平台,组织部门化身“红娘”,每半年联合团委、医院、学校、驻地部队举办一次交友联谊活动,扩大边境基层干部交友空间,为边境基层干部成家“牵线搭桥”。目前,已有110余名边境基层干部通过联谊平台找到恋爱对象。
高原之上夫妻异地、顾家难曾是边境基层干部的忧虑,克州以需求清单和解决清单双清单破题,针对夫妻双方均在边境乡镇且距离较远的情况,积极协调相关单位,让夫妻中的一方调入临近乡镇。今年以来,已帮助140余人解决夫妻异地问题,让“两难”变“两全”。
加大高海拔地区乡镇“五小工程”建设力度,建设乡镇周转房350余套
开展走访慰问、联系服务边境基层干部活动140余场次
帮助140余人解决“夫妻异地”问题,让“两难”变“两全”
克州阿克陶县布伦口乡慕士塔格峰(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