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是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贵州遵义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基层干部始终奋战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肩负千钧重担。为做好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工作,遵义市以谈心谈话为抓手,常态化倾听心声、赋能鼓劲、经验分享,凝聚基层干部人心、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沉下去”倾听心声
“担任镇党委书记期间,我最满意的便是推动坝区整体升级改造,通过引进优质稻种、修建灌溉引水渠道、科学规划种植空间,现在的坝区既是高品质大米主产区,又是群众旅游休闲集散地,正在举办的‘稻田音乐节’吸引了很多游客。”7月的汇川区团和坝区稻浪翻涌,团泽镇党委书记黄浩在田间小道上向干部调研组介绍工作成绩和困难,“最遗憾的是镇村两级资源不够丰富,‘音乐节’的节目丰富程度和活动宣传力度还有些差距,希望上级能帮助协调支持。”
将调研与谈心谈话工作相结合,推动人员、地点、内容全部下沉,是遵义市破解基层干部谈话放不下包袱、打不开心扉、道不出实情的重要举措。
结合每年常态化开展的干部调研,遵义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敲门”,组建调研组下沉一线开展谈话,由市级调研组到乡镇开展谈心谈话、县级调研组到村开展谈心谈话,切实掌握基层干部诉求。为有效拉近与干部的心理距离,调研组深入项目一线、田间地头,在干部最熟悉的主战场望其精神状态、闻其诉求心声、问其思想动态、切其工作难题。同时,将谈话内容聚焦干部“心头事”,以“最满意的事、最遗憾的事、需要帮助解决的事”为切入口,了解干部成长轨迹、价值追求和现实困境,为后续精准培养、排忧解难提供靶向依据。今年以来,通过谈心谈话累计收集基层干部各类诉求220余条。
“请进门”精准滴灌
“在去年年度考核中,你负责的多项工作完成率较低,多名同志反映你工作思路不够清晰、方法不够灵活,在抓工作贯彻执行上还有一定差距。希望此次谈话能帮你理清发展思路、优化工作举措,打个漂亮的‘翻身仗’。”近日,播州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在约谈工作滞后干部时说。
各县市区结合年度考核、运转调研、巡察督查等情况,抽调组织、农业农村、民政等部门人员共同组成谈话组,对工作完成较差的乡镇分管负责同志进行约谈。谈话组根据谈话对象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因人而异制定谈话方案,对应邀请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与谈话,共同出谋划策,把约谈变为了教方法、鼓士气的助谈,帮助干部卸下思想包袱、提升履职能力。
此外,为体现组织关怀,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遵义还常态化针对工作履职不到位受处理处分干部开展谈心谈话。谈话前做足准备工作,深入分析处分事由、了解干部个性特点等。谈话时围绕心理重建、把脉问诊、鼓劲加油等要点把握谈话节奏。谈话后帮助搭建发展平台持续跟踪关注。通过组织长期观察和综合研判,去年以来,21名认识深刻、整改到位、业绩突出、群众公认、不良影响已消除的受处理处分干部得到进一步使用,基层干部大胆干、大胆试、大胆闯的干事创业积极性得到激发。
“聚起来”经验共享
选调生是基层干部的“新鲜血液”,加强对选调生队伍的关心关爱,帮助选调生扣好“第一粒扣子”是遵义市长期以来的重要工作。
“苞谷是什么‘谷’,龙门阵是什么‘阵’,这些都是我刚到村任职时遇到的沟通障碍。”来自山东的小万是赤水市某镇新到村任职的选调生。因赤水方言口音较重,语言关成为不少外地选调生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为了让选调生迅速融入驻村工作,遵义将“如何过语言关”作为选调生谈心谈话会的一个主题。此外,通过对沟通中常遇到的方言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方言大全”,帮助外来选调生快速克服语言关。
根据选调生需求和当前重点工作确定主题是该市选调生谈心谈话会的传统,先后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主题,推动市县两级组织召开选调生谈心谈话会70余场。会上,组织部门近距离倾听选调生在工作中的所思所悟、所行所得、意见建议,既邀请优秀选调生分享工作经验、也为新任职选调生现场答疑解惑,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成长平台。
遵义还重点针对新提拔领导干部群体组织开展谈心谈话。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每年对新提拔干部进行集中交心谈心,通过面对面拉家常,把纪律要求融入贴心交流,推动组织关怀落到实处。
“今天参加谈心谈话,心中满怀感恩,又深感责任重大。我从一线教师到乡镇干部,再到担任现职,岗位的转变让我深刻体会到,职位越高、脚下的泥土越要厚,权力越大、心中的敬畏越要深。”今年3月,参加市级新提拔领导干部谈心谈话会时,正安县副县长黎斌分享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