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巴马县是革命老区,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腹地,是国家规划实施的“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红色旅游线路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巴马县坚持以“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双轮驱动,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积极探索“红绿融合”发展路径,有效将组织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筑牢红色堡垒,美丽乡村展新颜。将西山乡弄烈村、燕洞镇燕洞村等红色村庄建设作为强化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打造展示红色文化的示范点。通过修缮红七军二十一师师部旧址等32处红色遗存,同步提升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深挖红色资源,构建党性教育新体系。打造3条党员教育主题路线,建成集参观、体验、实践于一体的党性教育基地;创新开发《红色巴马》等12部特色教材,以现场教学、微纪录片等多种形式讲好本地红色故事;推动红色教育与组织生活深度融合,开展“红色党课”等活动300余场,有效激发党员干事热情。
推动红绿融合,培育产业发展新业态。积极探索“红色打底、绿色赋能”路径,推广“阵地+基地”“红色文旅+绿色产业”模式,促进红色资源与香猪、龙骨花等特色产业结合。重点推进弄烈村“红军屯”建设,完成投资400余万元,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50批、游客约2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2025年增至60万元。依托瑶族射弩等民俗文化项目,拓展文旅融合广度;以东巴凤区域一体化为契机,建设西山红色旅游示范带,构建“红+N”产业模式,有效带动文化服务、特色种养殖业发展,促进群众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