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吉林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出新举,瘦身统筹、分类赛跑、奖优汰劣——

帮干部卸包袱 为发展蓄动能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9-15 10:41 作者:通讯员 吉组轩

破解以往考核“九龙治水”问题,把散落在职能部门的34个考核事项整合为1个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考核指标压减至122个

区分地方、部门、企业、高校4个领域特点,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及权重,让职能职责相近的考核对象在同一赛道竞争

注重过程管控,选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增量、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等15项重点指标开展季度监测,对50个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较重或存在一定问题的地区和单位开展半年评估

“我们突出快考快核快出快用,坚持考用结合、以考促干,根据2024年度政绩考核结果一次性调整34名不适宜担任现职省管干部,鲜明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近日,吉林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就全省开展的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去年以来,吉林省聚焦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目标任务,坚持把政绩考核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着力改进考核机制,以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统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各领域绩效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干部能上能下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形成正确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

建强协同高效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省委组织部成立综合考核处,推动9个市(州)、60个县(市、区)组织部门全部成立综合考核机构,构建省、市、县三级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着眼破解以往考核“九龙治水”问题,把散落在职能部门的34个考核事项整合为1个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考核指标压减至122个。发挥发改、统计等有关部门职能作用,制定完善联席会议、会商研判、督促落实等工作制度。与应急、生态等部门建立重要情况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相关工作动态,拓宽考核信息来源渠道,督促各地各单位做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突出抓大事、抓重点、抓关键,做到党中央强调部署什么、省委重点推进什么就考核什么。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设置高质量发展绩效、党的建设工作成效、满意度评价“三张考卷”,区分地方、部门、企业、高校4个领域特点,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及权重,让功能定位相似、职能职责相近的考核对象在同一赛道竞争。将14个国家重点专项考核的关键性、引领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将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和守牢安全底线、生态红线、耕地红线、地方政府债务警戒线和统计数据质量线“五条底线红线”等情况细化为具体指标,使考核内容更精准、更聚焦。

创新工作方式,力求考核精准高效、务实管用。坚持实地考核与日常了解相结合,通过实地考核深入了解干部工作表现、工作状态、工作能力,同时注重与平时掌握情况相互补充印证,全面分析班子和干部努力程度、作用发挥、实绩实效。坚持定量赋分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根据干部岗位特点和职责分工,考核干部到底做了哪些工作,是否实现了岗位目标要求,对高质量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以指标看工作成绩、以变化看干劲作风、以发展看能力水平,增强考核的精准度、识别度。

坚持考用结合、以考促干,激励干部锐意改革、开拓进取、担当作为。从严确定考核等次,明确政绩考核第一等次比例原则上不超过35%,第三及以下等次不少于10%,2024年度考核优秀班子全部从第一等次的地区和单位中产生。将政绩考核作为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的突破口,2024年度政绩考核结束后,一次性对34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省管干部作出调整,2025年高质量发展半年评估后,又调整了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19人,同时通过下发工作提示、下沉调研指导,推动全省运用政绩考核结果调整干部300余人,充分释放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强烈信号,进一步提振全省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此外,注重把功夫下在平时,运用季度监测、半年评估等方式,督促指导各级领导干部把握工作重点、校准发展方向。注重过程管控,选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增量、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等15项重点指标开展季度监测,对50个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较重或存在一定问题的地区和单位开展半年评估,及时了解工作进展,发现存在问题,督促即知即改,引导各地各单位把高质量发展抓在日常经常。加强跟踪指导,对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地区和省直部门(单位)灵活开展专项考核、动态考核,督促各地各单位始终将工作重心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GDP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