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是乡党委为你准备的‘红色暖心包裹’,里边有个人登记表、协调函、承诺践诺书、学习资料等,请按时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和我们保持联系,祝工作顺利!”近日,在山西柳林县贾家垣乡刘家垣村,到村工作大学生王潞楠对流动党员嘱咐道。这一幕是山西采取有效措施抓实流动党员管理的生动注脚。
明确专人负责、开展返乡教育座谈、强化关爱帮扶、推动发挥作用……近年来,山西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流动党员在服务他乡、回报家乡中彰显三晋先锋力量。
聚焦流动党员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山西建立县乡村三级专岗管理制度,县级层面由组织部门党员管理业务科室负责同志负责,乡镇(街道)层面由党建办确定1名同志负责,村(社区)层面由到村(社区)工作党员大学生负责,共同做好流入地、流出地和流动党员的登记接收、教育管理等工作。
及时提供暖心服务,坚持流动党员返乡时、家有困难时、突发事件时“三必访”,党支部派专人“一对一”入户了解,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探索将全省流动党员划分为外出务工、经商创业、毕业待业、伴随常住4种类型,分类做好管理服务,提供就业创业、法律援助、入学就医、政策咨询等服务。
全省各地积极开展流动党员认领“微心愿”、签订“一句话承诺”等活动,积极为家乡招引项目,返乡创业。结合推进小区党建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组织引导流动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认领志愿服务,包联居民户,融入基层治理。
“能够作为流动党员代表参会,感到无比喜悦和光荣!建设家乡,我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在北京工作的沁水籍流动党员王伟在“邀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主题座谈会上高兴地说。利用元旦、春节流动党员返乡时机,山西开展“我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把流动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流动的党旗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