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成为浙江省船舶修造领域首家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企业、全球首艘马士基大型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改装项目顺利完工交付、船舶海工产业链产值保持全省领跑……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党建赋能“蓝色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
近些年来,普陀区聚焦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加快推进产业链党建工作,着力建强链上组织、加大资源供给、优化惠企服务,持续打响“绿色修造船”品牌,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建强链上组织。以舟山中远海运重工、鑫亚船厂、万邦重工等链主企业为中心,组建船舶海工产业链党委,由区分管领导担任党委书记,统筹产业发展全局。用好区船舶修造行业协会平台,通过链主企业示范带动,围绕组织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党建联建,推动链上企业党组织覆盖率提升至70%。
加大资源供给。建立党建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党员技术专家,采用选聘科技副总、产业导师方式,协同推进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搭建联智圆桌会、联创沙龙汇、联学开放日、联技工地课、联巡安全行“五联交流平台”,畅通技术转化渠道。深化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为优质船舶海工企业提供配套支持,有效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优化惠企服务。坚持资源汇聚链上,服务沉到一线,统筹抽调应急、属地镇街等单位党员业务骨干,组建助链强企服务小分队,通过项目、政策、服务“三张清单”,精准解决企业诉求。依托产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船舶企业服务驿站,整合公安、海事等部门资源,提供118项基本政务与85项增值服务,实现“一窗受理、一站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