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浙江海盐 党员进村社解难题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11-18 17:25 作者:张涵洋 杜思菁

本报海盐讯   近日,浙江省海盐县武原街道通过改造闲置停车位,创新推出“亲情车位”,破解了居民子女探亲停车难问题。“在职党员联动社区、业委会和物业,在大量调研走访的基础上提出了车位共享方案,弹性解决了500多辆汽车停放难题。”武原街道枣园社区党委书记顾雪忠介绍。

近些年来,海盐县建立在职党员、干部“一编三定”进村社服务机制,以“党员、干部编组,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为主要内容,组织和引导全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到居住地所在村社报到并认领岗位开展服务,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全县已有1.4万余名在职党员完成报到,服务群众超5万人次。

搭建“共性+个性”相结合的服务岗位体系,设置涵盖政策宣传、文明创建、矛盾调解、应急保障等6个领域的共性岗位,满足社区日常治理和群众基本需求。各社区结合实际和居民特点,根据在职党员的个人兴趣爱好、服务意愿等情况,灵活打造个性化岗位,推动党员志愿者根据专业特长“点单式”参与志愿服务。建立“民呼我为”多向响应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微信群组、入户走访等方式,建立需求清单,确保服务供给即时响应与动态调整,实现“社区点单、党员接单、过程跟单、群众评单”闭环管理。

构建以“经费多元筹措、阵地共建共享、培训常态开展”为支撑的保障体系,确保党员报到服务活动“有人干事、有处干事、有力干成事”。建立积分管理与结果运用双挂钩制度,将在职党员服务时长、项目实绩、群众满意度等纳入考核,作为年度组织评议、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注重从基层服务一线挖掘和选树先进典型,通过定期发布红色先锋榜等方式,依托全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其鲜活事迹,强化示范引领,比学赶超、争当先锋的氛围日益浓厚。(通讯员 张涵洋 杜思菁)

责任编辑:葛依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