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的陈益品是土生土长的宁强人,担任过村主任、党支部书记,镇纪委书记、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党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先后荣获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市劳动模范和全市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多年来,陈益品始终坚持“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工作态度,及时发现问题,果断解决问题,敢于较真碰硬。
任高寨子镇镇长期间,西成高铁项目是国家重点项目,涉及过境段12公里,8个村、1200余户群众,需征地800亩。项目开工伊始,有些群众不理解,抵触情绪严重,白天找不到人,他就晚上到农户家里耐心作思想工作,确保了征地任务按期完成。隧道施工要开山放炮,对周围民房造成不同程度震损,但没有具体统一的赔付标准,双方无法达成协议,一时间群众意见很大。他带上工作组挨家挨户查看裂纹,邀请建设部门现场鉴定,又组织企业、群众、鉴定机构召开座谈会,反复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及时化解了大规模群体上访隐患,既保障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又维护了当地群众切身利益。
担任街办党委书记之初,他放弃周末休息,将19个村、3个社区跑了一遍,通过深入细致走访和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带领班子成员逐一研究分析推进脱贫攻坚的有效破解办法。他提出精准识别“六步工作法”,通过“一走、二访、三精、四公、五讲、六核”做到贫困人口底子清、情况明。他精心组织实施“扶贫领航、党建引领”行动,带领班子成员下沉入户,全部到村担任党建第一书记,帮助支部理思路、定计划、补短板、解难题。以创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为抓手,通过开会学习讲思想、院落门前讲政策、扶贫走访讲感恩、田间地头讲技术、纠纷调解讲法律、酒席宴前讲民风的形式,不断加大“智志双扶”力度。
紧盯产业致富根本,他因地制宜开出产业建园、土地流转、劳务输出、入股分红、技术帮扶、搬迁致富和就业安置“七剂良方”,采取“先富带后富,抱团发展齐跑步,园区带动兜底户”方式,建成茶叶、食用菌、椴木耳、中药材、肉牛养殖等产业园(基地)16个,带动群众实现流转土地收租金、务工就业挣薪金、入股分红获股金、委托经营拿酬金、集体收益分现金,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是人民养育了我,是党培养了我,我要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党和人民。”20年来,陈益品从一名普通的村干部一步步成长为副县级领导干部,不管身份职位如何变化,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