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19第5期 / 正文

王星:脚上沾满泥土的“聚能环”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19-12-11 16:45

“竹子看似柔美,但其凭借着坚韧和倔强的特性,经受住了种种磨砺和考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宝鸡日报社记者王星勤奋敬业,用文字、照片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作为一名党代表,她积极履职,用实际行动为党的建设建言献策。

“脚上的泥土、身上的灰尘,是时代给予的馈赠,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章。”王星深知脚板底下出新闻的道理,2011年9月5日,宝鸡地区突降暴雨,各县区水位暴涨,威胁群众安全。了解情况后,入职不久的王星主动请缨,前往一线采访。

当天下午3时许,王星坐车赶到岐山县枣林镇人民政府,但由于当时的雨量大,车辆无法驶入采访村庄,她没有打退堂鼓,打上伞、背上相机,步行前往受灾情况较为严重的尉迟村,进行现场采访、收集新闻素材。当完成采访任务后,她又主动加入到紧张的排水工作中。

当晚,王星连夜在岐山县宣传部办公室完成《大雨中,低保户家来了镇村干部》一文,按时发回报社编辑部。第二天,消息见报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我是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做什么,都必须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工作八年来,王星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聚能环”是同事们送给王星代称,大家说她总是采访热情高,乐于助人,工作起来连走路都“带风”,像是有着用不完的劲。

从2012年起,王星开始承担考古采访,为了把工作做好,她通过业余时间细心钻研周秦文化、青铜文化,大量阅读文博书籍,并向专业人士虚心求教。短短一年的时间,她就从一个“门外汉”转型成同行公认的“文物行家”。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参加宝鸡石鼓山商周墓葬的发掘报道工作中,王星坚持每天刊发系列稿件50余篇,出色地完成了宣传任务。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作为一名基层党代表,王星在工作中扎根基层,把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诉诸笔端和镜头。

2017年5月,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结束后,王星马不停蹄奔赴岗位,第一时间向同事传达党代会精神。当月,她认真策划了《翻山越岭寻壁画》专题,用三个月的时间,推出稿件九期,以文字、照片、评论等组合方式,整版报道宝鸡地区具有典型性和研究性的壁画,将这些散落于乡野间,承载着艺术与文化价值的遗珍,用镜头定格,用笔墨留念。稿件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宝鸡文理学院美术专业教授的认可及读者的广泛关注,对宝鸡地区的壁画保护及研究,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