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19第5期 / 正文

郭文珺:褪去光环甘做幕后导师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19-12-12 16:01 作者:本刊记者 王雅

之所以还坚守在赛场上,因为她是一名党员,还有其他师妹需要她带领和支持。 

“现在主要帮助大家训练。在技术状态都允许的情况下,我希望能在家乡的土地上,展现三秦人的风采。为了这个目标,我会义不容辞地去努力,去争取。”看着靶场上正在练习的年轻运动员,十九大代表、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运动队党支部书记郭文珺说。

带娃上阵的冠军妈妈

与其它竞技项目不同,射击可以说是与自己的较量。每天近7小时的训练,基本都是在重复同一个动作,举枪,击发。1公斤重的气手枪,单手举枪瞄准都会有晃动。而训练要做的,就是将这个晃动的范围逐步缩小,将误差控制在最小。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10米气手枪项目决赛中,获得资格赛第一名的郭文珺在决赛第一发射击中出现重大失误,只打出8.0环,大幅落后于其他对手,排名从第一滑至第三。

第二轮,郭文珺缓缓举起枪,打出了10.8环的好成绩。

随着决赛进入最后阶段,比赛也变得更加激烈,郭文珺与乌克兰名将科斯特维奇、法国选手格贝维勒,三人交替领先。

第九轮郭文珺打出10.4环的成绩,她上升到第二位,落后第一名0.5环。

最后一发,“漂亮!”随着解说员的惊呼,屏幕上显示,10.8环!赛场沸腾了,郭文珺上演反超好戏,以488.1环的总成绩锁定金牌成功卫冕。

“8.0都打了,还能想什么,后面就是老老实实做动作,发发都要做到从零开始。”回忆起当时第一发的失误,郭文珺平静地说。

正式比赛前,郭文珺是在怀胎七月挺着大肚子,去参加的组队选拔赛,“由于我的积分靠前,组织对我比较信任,我也不想浪费这个机会”。在练习了20天左右,她便去打了选拔赛,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队伍。

为了这一次奥运会,郭文珺刚生完孩子61天便开始训练。备战的时间里,郭文珺白天练习,晚上照顾孩子。

“作为新手妈妈,既要训练又要带宝宝,压力确实很大”,但每当回到靶场拿起枪,想到征战奥运为国争光的使命,想到组织的信任,她便能马上抛开杂念投入射击。而当她再回到房间,看到孩子天真可爱的面庞,一切疲惫也就烟消云散。

引人奋进的幕后偶像

多年的训练,还是让病痛缠上了郭文珺。

2016年,右臂伤病开始频繁发作,并影响到她持枪的稳定性,但郭文珺没有放弃,强忍痛苦,成功入围里约奥运会。

“对当时的我来说,成绩也是一种折磨,明知道不会再有好结果,还是要坚持打下去”,郭文珺之所以坚守在赛场上,因为她是一名党员,还有其他师妹需要她带领和支持。

师妹王倩表示,身边有郭文珺这样的奥运会冠军做榜样,自己倍受鼓舞。“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只要看到珺姐站在身边,就会感到有股力量在支持着我。这应该就是领军人物的气质吧。”王倩说。

2017年5月,郭文珺被任命为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运动队党支部书记。此时她已从台前退到幕后,即使不训练,郭文珺依然活跃在靶场上,每当年轻队员遇到困难和挫折,她都会主动与大家交流训练感受,向他们传授比赛经验,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特别是能够当选十九大代表,郭文珺深感荣幸,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我一定会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使命,为推广全民健身、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而努力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在年轻队员眼里,偶像级别的郭文珺随和又开朗,没有丝毫距离感,大家也愿意跟她讲心里话。女子手枪二线教练张虹说:“青少年阶段的队员基本在12到16岁,正处于叛逆期,较不好带,郭文珺就经常给她们做思想工作。”通过给这帮年轻姑娘开“小会”,让每个队员讲讲自己的想法和困惑,郭文珺总能找到解开问题的办法。

2018年5月,郭文珺提出建立升国旗制度,每周一早晨7:20早操结束后由射击、飞碟等四支队伍轮流负责升旗仪式,并由一名队员进行国旗下讲话。

“讲话内容以成长、学习经历为主题,效果非常好。”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运动队党支部宣传委员王刚说:“感觉到队员们奋发向上的力量一下子就燃烧起来了,很好地起到了凝聚团队力量、增强集体荣誉感的目的。”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作为新时代的体育人,对于即将到来的2021年全运会,郭文珺希望自己能在家乡参加此项重要赛事,“如果可以,我一定会再上赛场,继续打好每一枪。”郭文珺表示,近年来陕西的射击项目成绩进步很大,涌现出很多优秀选手,希望能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帮助运动员不断取得佳绩。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