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部和陕西省政府共建的国家级项目,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科创基地,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建设,刷新了陕西工程建设的历史纪录,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奋力向前奔跑。
紧迫感源自大学的自我革新。60多年前,在“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下,交通大学的师生们一路向西,毅然来到西安,为国家和西部工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进入21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各个领域,层出不穷的创新成果带给人们无限遐想,也给大学带来新的挑战。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多层次科研平台和合作机制,将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有效结合起来。企业共享大学的科研资源,大学共享企业的产业实践,最终形成“1+1>2”的强大合力,引领潮流发展,应对时代挑战。
紧迫感源自发展的时不我待。当今时代,创新成果的涌现以小时计,晚一步就可能错失发展先机。作为西部省份,要实现追赶超越,陕西的机遇在科技。与丰富的科教资源相比,陕西的科技与经济、大学与区域的融合仍然不高,这些成为制约陕西加快追赶超越的“绊脚石”。创新港科创基地的建成,使科技成果转化、原发性创新有了更高层次的解决平台,将推动陕西在科技创新上走在前列,为陕西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
紧迫感源自世界舞台中央的责任担当。科研无国界,探索无止境。今天,我们的国家正一步步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科技人文交流愈加深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陕西集聚全球创新要素资源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在创新港里,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中国西部海外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已经进驻,米兰理工联合创新中心正在建设,更多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平台正在搭建,将把这片新生区域建设成中国西部、全国乃至全球创新版图的“强大区块”,以科技人文交流为纽带,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漫步渭河岸边,北岸孕育出锐意进取的秦文明,南岸滋养出开放包容的唐文明。翻过一页页时光书页,今天,在两个文明之上,在渭河之畔,陕西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西咸新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磅礴大气的建筑群拔地而起,如同振翅欲飞的雄鹰。它将传承“西迁精神”,继往开来,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创造新的未来。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未来已来,唯有弄潮儿能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