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19第7期 / 正文

张华:富于理想勇于献身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19-10-08 16:19

1982年7月11日,在西安市康复路小商品批发市场南口,69岁的掏粪老人魏志德在3米多深的公共厕所蓄粪池里掏粪时,被有毒沼气熏倒、跌入粪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今空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恰好路过此处,在听到呼救声后立刻赶到。

此时,魏志德已经俯卧在粪水里,只有头发露在外面,当有好心人正要下去救人时,张华一把拉住他,说:“你年龄大,我下去。”他沿着竹梯下到粪池,一手抓紧梯子,一手从1米外拽过老汉、抱在腰间,朝粪池外的人群喊:“快放绳子,人还活着……”

话音未落,浓烈的沼气也把张华熏倒了。“扑通”一声,他同老人一起跌入了粪水之中。当群众把张华救起来送进医院时,他因严重中毒、窒息时间过长,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24岁。

张华牺牲后,他的英雄行为和高尚品格,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1982年8月5日,《光明日报》在头版报道了张华的感人事迹,同时配发编者按,高度肯定这是一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赞歌”;10月20日,《光明日报》又发表长篇通讯《新一代的理想之歌——记当代优秀大学生张华》,由此引发了一场“人生价值如何衡量”的全国范围大讨论。10月28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为《张华烈士专集》题名《新一代的理想之歌》。11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张华“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军以张华为榜样,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

  第四军医大学也给张华追记一等功,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并在事发地康复路市场南侧树立了张华烈士纪念碑,每年都有社会各界群众到纪念碑前祭奠缅怀。张华生前所在的学员大队,坚持以张华的精神建队育人,199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学员大队”荣誉称号。2009年,张华又以高票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多年来,张华的母校大力开展了“学张华事迹、做张华传人”活动。学员们便民为民、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学英雄见行动蔚然成风。他们在华山抢险中奋不顾身、救死扶伤,在抗击非典中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把烈士的精神传承校园、播洒社会。还有,赴川医疗队诠释了生命至上、使命至诚、医术至精、意志至坚的精神,三军女兵方队展现了精准胜于一切、英姿靓于一切、意志坚于一切、团队高于一切的力量,赋予了张华的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张华的英雄事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激励着他们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英雄事迹的感召下,我省先后涌现出了跳入粪坑勇救小男孩的“当代张华”周晓东、热心公益不幸遇难的“美丽女孩”熊宁、为孤寡老人提供“一元爱心餐”的餐馆老板何卓远、车祸现场大喊“别管我,先救游客”的最美导游许欢欢、危急时刻坚守方向盘的“陕西最美司机”沙磊等陕西好青年。在新时代,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