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1980年3月,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根据西藏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经济情况,中央加大了对西藏的援助,并相应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1984年3月,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标志着全国性援藏工程的开始。
1994年7月20日至23日,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了“对口援藏”的重大决策,制定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工作办法,形成了中央有关部委、省(市)对口支援及干部援藏工作的新机制,确定了援藏建设62项重点工程及加强农牧业、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会议要求,从内地有关省(市)和中央、国家机关选派干部对口支援西藏,开创了全国支援西藏的新局面。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陕西省对口支援西藏阿里地区。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援藏工作,坚持把对口援藏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持之以恒做好援藏工作,扎实推进经济援藏,积极组织干部援藏,高度重视技术援藏,重点实施组团式教育、医疗援藏,在密切经济社会交流、交往、交融中与阿里地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陕西元素”已成为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4年8月,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以主管副省长为组长、省级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援藏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经过严格的组织选拔和审核程序,1995年5月7日,我省首批对口支援西藏阿里地区的16名干部,响应党中央号召,怀着支援边疆、建设边疆、巩固边疆的火热心情,带着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级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的重托,乘飞机离开西安奔赴西藏。1999年2月,我省在省委组织部、省计划委员会分设援藏干部办公室及援藏项目建设办公室,加强了领导协调力量。
2001年6月和2010年1月中央第四、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进一步加大了全国支援西藏的力度。会议明确要求,继续保持中央对西藏特殊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加强对口支援。根据中央会议精神,我省分别于2005年和2010年两次对援藏机构及工作机制进行了充实和加强,使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运转效率进一步提高。2012年,省政府还成立了援藏前方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同阿里地区党委、行署的沟通,建立联络机制,谋划援建项目。
2015年8月24日至25日,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全面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西藏工作,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重大举措,对进一步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作了战略部署。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持续加大对口支援力度,深入落实对口支援规划和各项工作。二十多年来,我省累计开展援藏项目209个、投入援藏资金13.2亿元,落实了“安居工程”、西藏中学等一大批标志性、关键性重大项目,有50余家陕西企业在阿里投资兴业,吸纳当地就业人口2000余人,对促进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1995年第一批援藏干部进藏工作至今,我省先后选派了8批298名优秀干部赴藏工作。这些援藏干部视西藏为第二故乡,以建设、发展、繁荣、稳定阿里为己任,努力克服生活、语言等方面的困难,积极投身阿里地区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以实际行动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老西藏精神”,为当地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执笔:苏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