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建促脱贫攻坚作用,将企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慈善公益等紧密结合,制定实施精准扶贫“五年规划”,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等帮助定边县三个乡实现整体脱贫。企业成立至今累计为扶贫帮困和慈善公益事业捐款近6亿元,定点精准帮扶做法被省政府命名为“荣民模式”。
荣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年,目前已发展为集商业运营、金融和投资、冷链物流、融资租赁、航空航天新材料、房地产开发、文化产业、现代农业等为一体的民营企业集团,连续五年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2003年成立党组织,2014年成立集团党委。2016年被省委组织部、省委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命名表彰为“五星级党组织”。
多年来,集团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争做先锋创辉煌”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政治核心作用,将企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慈善公益等紧密结合,发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以义为先,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光彩精神,情系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目前已累计为扶贫帮困和慈善公益事业捐款近6亿元,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定点扶贫先进集体”,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国工商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共同授予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被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授予“互联网+社会扶贫爱心企业”,被陕西省民政厅、省人社厅授予“最具爱心捐赠企业”等几十个扶贫领域奖项。董事长史贵禄也获得“中国光彩事业20周年突出贡献奖”“三秦帮扶善星”“三秦杰出善星”“最具爱心企业家”等多项慈善帮扶领域个人奖项,并荣登“中国民营经济40年风云人物”榜。
建设新农村,助力精准扶贫
集团党委积极发挥党建促脱贫攻坚作用,帮助帮扶地区整体脱贫。从公司成立后的第二年(2000年)开始,董事长史贵禄就带领相关人员成立扶贫领导小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参与定边县海则梁、白泥井、周台子三个乡的精准扶贫工作,并制订四个“五年规划”,以产业带动三个乡实现了整体脱贫,被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定点扶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陕西省政府将集团定点精准帮扶的做法命名为“荣民模式”,将三个乡列入陕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2000年至2005年,主要是搞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油灯变电灯。为全乡架设了100多公里的高低压线路。二是土路变油路。按照国家三级标准修建公路70多公里,其中油路4条、水泥路6条,实现了全乡村村通公路。三是治沙造地。捐资5000多万元,和农民共同造出了30万亩的水浇地。四是办学校建医院。捐资200多万元建成荣民光彩小学,捐资600多万元建成荣民光彩医院,随后每年为医院及学校补贴达200多万元。
经过第一个“五年”,海则梁乡人均收入由2000年的不足500元增加到2005年的5000多元,农民基本实现了脱贫。
2006年至2010年,主要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捐资500多万元引进保加利亚辣椒、荷兰土豆新品种、新技术,捐资200多万元建成荣民农技培训中心。二是引进大棚。捐资3000多万元建成5000多个日光大棚。三是打井灌溉。集团捐资、政府配套和农民自筹,共打灌溉井8000多口,满足了全乡水浇地面积90%以上的灌溉需求。四是引进先进灌溉技术。从以色列引进喷、滴灌先进技术和设施。
到2010年,全乡人均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90%以上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提升,90%的农民买了小轿车。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民由贫困转向了富裕。
2011年至2015年,主要是实施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一是协助县政府对白泥井镇作了整体规划。完成了9平方公里的小城镇规划。二是移民搬迁。已有1万农民入住小城镇。已经形成了社区服务业,商场、超市、餐饮、酒店、农产品交易中心、农村电商平台,解决了大量就业岗位。三是协助发展规模养殖和家庭农场。
从2016年起,主要是搞农村工业化、养殖规模化、种植规模化,规划了“五大工程”和“三个全覆盖”。“五大工程”包括要建成2平方公里的工业园、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日光大棚达到3万个、养500只羊的养殖大户达到300户、 500亩的家庭农场达到300户。“三个全覆盖”即免费医疗、农业现代化、人均一个日光大棚全覆盖。
2018年底,海则梁乡人均收入达到8万多元,其余两个乡人均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三个乡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农民由富裕转向了小康。
集团计划再捐款1.5亿元,到2020年要让海则梁乡人均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周台子和白泥井两个乡人均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实施结对帮扶,助力脱贫攻坚
集团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全国“万企帮万村”、陕西省“万企帮万村”、西安市“百企联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从2017年开始,分别参与了西安市周至县、蓝田县和商洛市商南县的脱贫攻坚工作。
为周至县人民政府捐款2000万元,用于建设11740平方米的马召镇移民社区就业工厂,该工厂可为该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帮助1000多户贫困家庭当年实现就业脱贫。
为商洛市商南县教育脱贫项目商南县高级中学捐资300万元,用于支持该校北扩工程。并以现金捐资、产业扶贫、改善基础设施等方式积极结对帮扶周至县哑柏镇上阳化村、周至县王家河镇十亩地村;结对帮扶蓝田县小寨镇岱峪村、蓝田县三官庙镇曹湾村、蓝田县蓝桥镇疙瘩庙村等,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热心慈善公益,助力帮困济弱
多年来集团党委在扶贫帮困工作上所做的努力,已潜移默化成一股风气,那就是:做慈善、做公益、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这已成为集团上下的共识。
集团党委积极参与“中华慈善日”活动,为陕西省慈善协会捐款400万元,连续两年在集团员工中组织开展“扶贫一日捐”活动,全体员工积极响应、热心参与。同时,集团党委和工会联合发动员工注册“中国社会扶贫网”,让员工成为爱心人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继续助力。
除此之外,集团党委还先后向汶川、玉树、芦山等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帮助吉林延边、贵州黔西、江西井冈山、宁夏、延安、信阳等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群众脱贫;援建希望小学、老年大学,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专门设立了1000万元的陕西省困难救助和春节送温暖基金、1000万元的西安市“小葵花”爱心公益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