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20第1期 / 正文

守正创新: 与党和人民同呼吸 与时代共进步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0-04-07 16:45 作者:◎李明德

1.jpg

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作出 的重要指示,既是对我党新闻舆论工作牢记初 心使命、始终与党和人民同频共振优良传统和 工作作风的肯定,更是对媒体融合背景下党的新 闻舆论工作守正创新的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

“守正”是根本,“创新”是关键,“融 合”是路径,三者有机统一,是新闻舆论工作 把握时代方向、找准发展坐标、明确肩负使命 的目标和任务。守正创新,就是要坚持正确的 政治导向,把立场和担当体现在新闻生产的全 过程,体现在新闻传播工作的方方面面。

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媒姓党、党媒为党,媒体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 的决策部署展开,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 准新闻舆论工作的切入点,做到不缺位、不越 位,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让党的主张成 为时代最强音。

坚持人民立场。“服务群众,讴歌群众” 是陕西日报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价值取向,要把群众作为报道的主体,为群众 书写、为群众抒情、为群众抒怀。进入新时 代,党报要在为群众服务上有新作为,要更加 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实践创造,把对 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诉诸笔端,把新闻写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坚持内容为王。党报要在优质内容建设上有新作为。良好的社会威望和公信力是媒体存 在的基石,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与人民同甘 共苦,是媒体肩负的社会责任。在任何时候, 优质内容始终是媒体的立足点和核心竞争力。 加强优质内容建设,提高正面宣传质量和水 平,以内容优势赢得话语优势和发展优势。把 “大主题”转化为融入群众生产生活的“小场 景”,把“大道理”转化为群众爱听爱看的 “好故事”,以一篇篇有思想、有情怀、有温 度、有品质、有力量的优质新闻作品褒扬真善 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坚持正确导向。要在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 向和正确舆论导向上有新作为。充分发挥党报 在互联网舆论场上的导向作用、引领作用。把 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贯穿到 新闻舆论工作的全过程,让党的声音传得更 开、更广、更深入。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国 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体制外体制内 等界限愈益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 场。党报要在舆论纷扰时及时澄清是非,在众 声喧哗时果断“定音定调”,发挥好党媒“定 海神针”作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坚持与时俱进。面对传播格局、舆论生 态、媒体形态发生深刻变化,新闻媒体面临技 术迭代升级、经营管理模式变革、传播载体创 新的挑战,需要从理念、形式、方法、手段、 内容、体裁、业态、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创 新,使新闻舆论工作始终领时代之先、立潮流 之巅,不断开创新局面。

坚持融合发展。媒体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必 然选择。媒体融合就是要“形成网上网下同心 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 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

旋律更高昂”。要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不 断提高认识、理解、使用和管理媒体融合的能 力和水平,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你 就是我,我就是你”,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 进、竞争力强的新型融合媒体,在“融”中创造, 在“合”中提升,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坚持人才为本。党报要在打造全媒型人才 队伍上有新作为。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条件下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办法, 让想做事者有机会、能做事者有舞台、干成事 者有地位。要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实现自我 革命,培养造就一批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 上和融合传播上有“几把刷子”,能够运用 “十八般武艺”的全媒型、专家型人才,使其切 实当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 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坚持技术驱动。媒体融合创新发展对互联 网依赖程度高,不断补齐技术短板,将先进技 术 手 段 如 云 计 算 、 大 数 据 、 人 工 智 能 、 5G、区块链等用到新闻采集、生产、分发、 接收、反馈中,使内容生产更有针对性、内容 推送更精准有效、舆论引导更有力量、媒体融 合发展更具活力和持久性。

坚持守正,创新才有方向和依归;坚持创 新,守正才有活力和基础。传统主流媒体只有 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人民立场、内容为王、导 向为魂、移动为先、人才为本、技术驱动等, 发挥自身优势,才能真正做到像习近平总书记 所要求的那样:坚持守正创新,推进融合发 展,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 力,为宣传阐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 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作 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 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