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以来,我省把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 中整顿,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一项重要举措,结合“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持续用力、一 抓到底,推动集中整顿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从去年到今年,村里的变化可大了,基础设施 和村容村貌都有明显改善,以前村里办些啥事,很少 有人知道,现在大事小情党员群众都可以在公示栏上 看得到,‘两委’给大家做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好 事实事。”在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党员大会上, 老党员张顺贵对村党支部的各项工作表示肯定。
从矛盾不断到干群齐心,从致富困难到产业兴旺,从环境脏乱到风景如画通过整顿,香山村已经彻底甩掉了“旧帽子”。如今,在坚强有力的村党支部 带领下,乡村振兴的“集结号”已经在这里吹响。
2019 年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基层党建重 点任务推进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以集中整顿软 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为抓手,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 突出问题。目前,全省 2194 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 部整顿完成,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显著提升。
紫阳县界岭镇整顿工作组在金狮村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研判
精准排查“过筛子”
村“两委”班子互不买账,一开会就吵架,内耗 严重;聚众赌博、打架斗殴等不良风气盛行⋯⋯米脂 县桃镇姬岔村曾是当地出了名的“烂杆子”村。
在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中,桃镇党委将姬岔 村列为重点村,矛头直指上述“病灶”,制订详细方 案,列出整改清单,促使“烂杆子”村最终实现蝶变,成为全省集中整顿的一个生动典型。
2019 年 3 月,全省组织部门聚焦发生涉黑涉恶案件村、脱贫攻坚滞后村、信访舆情多发村、“两委” 换届问题村等“四类村”和中组部明确的“十类村”, 启动安排了整顿工作, 6 月召开的全省组织系统扫黑 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对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 织进行了再部署,为专项整治奠定坚实基础。
9月,省委“ 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 公室印发扎实做好软 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 中整顿工作的《通知》和做好排查建账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专项整治。我省牢牢把握主题教育“专项整治”这个重大契机,深入推进软弱涣散 基层党组织整顿,严格按照中央“不设比例、不定指标、 应整尽整”基本要求,以农村为重点,积极推进街道 社区等五大领域摸排整顿,对全省扎实做好集中整顿 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对症下药“治顽疾”
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首要任务是找准问题、 找到“病灶”。
作为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全省 1425 名县级领 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一线摸排,通过村“两委”换届“回 头看”摸排认定一批,通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大起底”摸排认定一批,通过专项整治摸排认定一批。
在此基础上,我省各地从党组织班子配备、组织制度执行、民主管理状况、信访矛盾、产业发展和群 众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性分析。 充分发动群众参与,通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等方式,让群众在查找原因上全方位参与会诊,在整顿方案制 定上充分发表意见建议,认真梳理村党组织自查发现 的问题、上级巡查督查反馈的问题、调研中听取的意 见建议、多角度搜集的民情民意,进行全面剖析,真 正找准“病灶”。
为确保精准施策,我省坚持“一村一策”制订整 顿方案,明确责任主体、进度时限和整顿措施,严格 落实“四个一”要求,限期解决突出问题。全省 107 名县委书记全部包联村 ( 社区 ),74 名县委书记直接包抓矛盾问题突出村, 1338 名县级领导班子成 员 和 1464 名 乡 镇 领 导 干部、1596 名第一书记 蹲点包抓整顿。街道、 国企、学校等单位党委 班子成员包抓联系各自 领域的软弱涣散基层党 组织。汉中市构建起“市级统筹谋划、县级牵头抓总、镇办狠抓落实、村级主 业主责”层级责任体系;渭南市探索实行责任链条“八 个一双签双述”机制,夯实了整顿工作责任。榆林市 按照“三个不撤离”(问题不解决不撤离、不建立长 效机制不撤离、群众满意度达不到 90% 以上不撤离) 开展验收,确保提高整建质量。
具体来看,各地推进整顿的力度和成效也是颇为 明显:铜川市 5 名县 ( 区 ) 委书记带头包抓问题突出村,37 名县 ( 区 ) 党委班子成员带队对 359 个村全覆盖排 查;咸阳市秦都区、武功县建立经费保障制度,为每 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提供 3 万元至 5 万元专项整治经费。
按照“整体有方案、工作有重点、推进有计划”的思路,我省分领域建立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台账,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问题,采取不同措施。“通过这次 整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明显强化,包 抓领导、帮扶部门、第一书记等能够深入基层一线解 决问题、推动工作。”这不仅是各级各部门相关负责 人的共识,也是广大群众的普遍感受。
聚力发展“增实效”
对于西安市高陵区通远街道通远村的村民们来 说,过去一年村里发生的变化,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必要和成效:村“两委” 班子的凝聚力不断增强,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民的 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为了建强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我省进一步 完善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运行机制,大力推进村党组 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健全 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 主监督等制度,村级事务运行制度化、规范化、科学 化水平不断提升。
同时,我省推动专项整治与当前重点工作相融合,坚决打掉黑恶势力团伙,坚决清理涉黑涉恶干部,彻 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村级党组织引领集体经济 不断发展壮大,首批扶持的 26 个县 ( 区 )876 个村集 体经济发展项目进展顺利,团结凝聚群众能力有效增 强。延安市市级财政列支 2000 万元,采取新建、扩建、购买、置换等方式对 29 个不达标的城市社区进行了 改造提升。
在优化基层干部队伍方面,我省全面清理受过刑 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干部, 大力调整不合格、不胜任的村“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突出政治标准、能力素质,大力选拔优秀退伍军人、 高校毕业生、致富带头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干部到 村任职,符合条件的严格按照“一肩挑”补配。
全省“一肩挑”比例大幅提升,“一肩挑”人员 中,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 65%,45 岁及以下人员占比 25%。领头雁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明显,基层党组织 组织力进一步增强。西安市长安区创新开展村党组织 书记“四化”改革,选派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 党组织书记并主持村委会工作,为农村发展注入源头 活水。汉中市现任村“一肩挑”中有 121 名、村“两委”委员中有 2167 名由原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发展而来。
为了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整顿成效,我省坚持把学习和调研、整改结合起来,妥善化解了一大批农村深 层次、根源性矛盾纠纷,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操心事、 烦心事、揪心事。目前,全省共化解信访矛盾 7600 余件,为民办实事 1.26 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