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当代陕西》策划并组织采写的“乡村振兴”三部曲最后一部报告文学《后沙》近日出版发行。
报告文学体裁,在文学领域中,一翼是报告的新闻性,一翼是文学的审美性。比翼齐飞,方可豪气干云。《后沙》的笔法,既是选材的准确,亦是文字表达的诗意,既有焦点新闻的报道,也有自然、气候、地理、资源、文史、科技的引入,并有诗、散文、小说表述方式的运用,增添了审美和传播价值。如解读种植、运输、打井、大棚、无人机的日常,倾听农作物中洋芋、向日葵、辣子拔节生长和开花的声音,渲染乡俗中红白喜事的热闹,诉说村史、族谱、家史、个人创业史,以及爱情、婚姻、家庭、生老病死的喜怒哀乐,都赋予作品多线条的穿插、多视角的透视,从而饶有情趣,给予读者阅读快感和情感上的抚慰。
在中国的广袤农村,大多数兴旺繁荣,但极少数发展依旧不平衡。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的伊当湾村,是一个极其平凡又极其特殊的存在。正如作者所言,关注它的平凡,观照它的特殊,记录下乡村振兴进程中它的身姿和表情。作者从伊当湾大地上抓回一把沙土,和文字糅合在一起,奉献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