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干部管理中的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担当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千阳县细化完善 “三项机制”实施办法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疏通 “三项机制”执行中“堵点”和“瘀点”,建立起三重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干部敢为人先、敢于担当、敢争上游的干事激情。
鼓励激励,让实干者出彩。物质上得实惠。设立招商引资等方面单项工作奖和“担当有为”“创新实干”“爱岗敬业”个人奖,对获奖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奖金的50%用于奖励有功人员,确保干事者得实惠。身心上常关怀。对因灾、因病等问题,造成家庭困难的干部,建立党内救助基金,送去组织的慰问,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安心工作。政治上给平台。对受到国家、省部级、市级表彰的各类先进个人,可采取优先提拔使用、调整到重要岗位、列入后备干部队伍等形式多层面给与鼓励。
容错纠错,为善干者担当。情形上划红线,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和“六个区分”要求,从“11个方面”划出容错纠错情形和政策界限,厘清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为私的关系。程序上明步骤,从“申请受理、调查核实、认定反馈、跟踪回访”四个步骤规范操作流程,畅通干部沟通诉求渠道。思想上消顾虑,对作出容错认定结论的党员干部,建立回访机制,强化宣传教育,从思想认识上帮助其查找原因,改进工作,防止再次出现同类失误或错误,给干事创业者上“意外险”,系“安全带”消除顾虑、轻装上阵。
能上能下,让懒政者失位。界定标准上打通堵点,明确了停职检查、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免职等七种“下”的调整方式,细化、量化干部“下”的操作程序、责任与纪律的具体措施,使政策规范明确,便于操作。跟进管理上畅痛点,对在安全生产、综治维稳、环境保护、党的建设、领导班子研判和干部考察、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效能监察、脱贫攻坚等八类工作中履职不力、干劲不足、进取意识不强的干部进行调整;思想认识疏通淤点,对干部“下”的制度和交流制度有机衔接,对“下”的干部,通过实施重点帮教,采取组织集中培训、召回跟班学习、定期谈心谈话等措施促其转变思想作风、提升履职能力,在经过一定期限考验条件成熟后,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任免程序,重新提拔使用,确保“下”的干部不灰心,有盼头。